小白兔 发表于 2019-1-17 22:54:54

纪录片“外包”的围城,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导读:当体制外的创作者缺钱、缺播出平台时,其实体制内的电视台也缺人。
  文 | 世声
  纪录片《寻找手艺》曾在宣传时,一个较为吸引人的点是“被十多家电视台拒绝”。
  导演张景卖掉北京一套房,才凑齐了拍摄费用;摄影师何思庚本来是司机,半路替补摄影;录音师喻攀第一次摸录音机,还要客串灯光师和外联——三个门外汉搭成的草台班子历时三年才完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709d8c3998304c5e90a0ffc4a10da971.jpeg
  纪录片《寻找手艺》摄影 何思庚
  困境:没人和没钱都是问题
  被电视台“拒绝”的纪录片画面不够精美,不专业,有人说“土得掉渣”,仿佛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发展,但纪录片之间的裂痕好像越来越大了。尤其作为体制外的团队,张景的境遇很大程度代表了我们的处境。
  去年的院线纪录片《自行车与旧电钢》只收获了20几万的票房,导演邵攀也曾表示,“拍摄资金算是小困难了,活着是最大的困难,当然这仅代表个人的看法。”他认为纪录片现在大都是非盈利状态,拍这么多年纪录片能活下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这部片子的拍摄成本基本都是导演自己掏钱贴的,花了三年时间拍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568db8dee87f4947813ff1f3f0b2077b.jpeg
  播出方面,全国专业纪录频道数量有限,地方电视台中纪录片栏目、节目较为零散,基本在非黄金时段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前,电视纪录片处境更为艰难。
  长期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大都由电视台与制片厂垄断,在体制内独立完成,民间资本与民营公司极少有准入机会。这就使得电视纪录片一直没能以市场机制运作,形成相关产业,始终被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其它电视艺术门类所压制。
  创作和资源掌握者本身是割裂的。在电视台的经营中,虽然“外包”普遍存在,委托制作节目、授权广告经营、进行劳务派遣等。但它庞大的人员结构,部门众多、事务复杂,人员素质和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作品质量与观众审美之间的矛盾都日益突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7e650b9dfd714d0bb64a048fd7861c96.jpeg
  而且即使在电视台内部,二三四线电视台的制作人员水平不如一线。随着大量体制内制作团队的出走,外部竞争压力更大,电视台的制作人员可能干不过制作公司的人。由此,纪录片的生产陷入到一个怪圈里,真正能够创作的人没钱,有钱的人也没有太多能力去做出优秀的作品了。
  改变是必须的,但力量不够
  《东方时空》的开播,是中国电视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当时设有总制片人,下属四个小栏目,再分若干制片人,大量招聘社会人员,采用以栏目养栏目的全面承包方式,即先向央视贷款 20 万元做前期启动资金,靠允许的5 分钟广告来获取收入。按比例一部分上交电视台,另一部分用于制作经费。
  制片人拥有选题确立、人才选用和管理,及一定的经济财权。制定台内两家公司即北京未来广告公司和北京中电高科技电视发展公司分别做栏目广告业务和财务管理,体制内外互相制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c6e89c0731c145b59ce6e3f0f5812ac5.jpeg
  在纪录片领域,由于社会背景及发展基础的不同,制片方式与国外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国家掌控下的广播电视体制、制播制度均成为纪录片创作更加有活力的巨大阻力。直至十年前文化体制改革延伸到电视领域,推动制播分离进程,制片人方真正从制作开始了制片。
  重庆科教频道早在 2007 年就已成立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09 年,上海纪实频道成立真实传媒有限公司,CETV-3成立中线传媒公司。2010 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并为中央新影集团……原有国有电视台、制片厂纷纷向企业转型。
  在这之后,像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等大型公司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让“外包”的团队也有了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以版权代理为主、制作为辅的版权代理机构,如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代理大量了如英国 BBC 等电视台的优秀国外纪录片,选择性翻译制作成品牌栏目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9aafbc1a5baa4a1b941d35e95a1028c2.jpeg
  我所在的公司就属于后者。日常工作就是外购素材,编制成固定节目模板,进行工业化制作。外购自制的制片方式因其投资少、制作快速的优势成为电视台、新媒体等播出平台填补片源的便捷途径。
  在整个大环境下,因电视台节目播出量需要,较常运用外购自制流程,如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在 2009 年购买了法国纪录电影《智人》,在经过重新改编包装后,成为三集纪录片《突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24ef06f22fbc4f00ac34b1054a0bac16.jpeg
  当然也有更加独立的创作者直接电视台对接,他们活跃于缤纷中国、CNEX 作品提案、上海白玉兰纪录片节、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纪录片大赛及提案选拔活动,寻求与电视台、民营公司的合作机会。
  让“外包”团队也能更专业
  很多人批评电视台生产纪录片没有创造力,但这不是创作者本身的问题。
  作为“外包”的单位,我们一方面希望能扩大更多的生存空间,播出制作的片子有更多的渠道接受。但另一方面,这种交易是简单直接粗暴的,对外包项目没有跟踪评估,甚至还停留在只追求收视率的阶段,这对于当下的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实际上不公平,《寻找手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多数电视台对待纪录片仍是仅仅购买后播出或是自制后播出的传统制片方式,缺少开放性的市场经营意识,拘泥于体制内运作。电视台如今以委托、招标的合作方式,向民间制作主体开放、共享一定限度的资源,极少数具有一定平台意识,注重于品牌管理。
  但一些机构逐渐有了更为开放的意识,像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不仅仅播映纪录片,同时向民间外购、委托、招标,真正以平台身份来发展纪录片。最近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连续推出文章《就算有人不懂,但我知道你不同》长期征集优秀提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4/22a541fa5a154c9a9786e9aa62c36751.jpeg
  但当下,这些举措对发展纪录片产业而言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只有继续在体制上改革,平衡各类资源,给创作者更多机会,电视机构应着重于构建播出平台,消除与民间主体的隔阂,才能真正互补所长。
  在由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以及英国BBC纪录片、NHK纪录片等构成的“国际纪录片主流阵营”中,专业化的制作对一个成熟的纪录片创作团队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大量的电视节目类型中,纪录片是制作要求和节目质量相对较高的一类,画面所传达的真实感和力量,不仅从画面的信息,也应从面面的质感中展现出来。尤其很多国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一大诉求就是要将平常肉眼看不到的画面通过影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也是我们“外包”团队,或者个人创作者的短板所在,只有当机构与个人更健康更稳定的合作,中国的纪录片或许才能看见更多夏天的光芒。

福气安康 发表于 2019-1-17 22:56:01

顶起顶起顶起

Nick~庞 发表于 2019-1-18 10:15:11

占位编辑。。。。。

刘蕴瑶 发表于 2019-1-19 20:29:31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豆芽妹. 发表于 2019-1-20 21:01:50

沙发???。。。。

297471136 发表于 2019-1-20 23:03:40

好,很好,非常好!

春晓22 发表于 2019-1-21 18:29:59

边撸边过。。。

浅、爱 发表于 2019-1-22 14:03:50

我也来顶一下..

赞。Emily 发表于 2019-1-24 13:59:19

前排,哇咔咔

爽哥阳仔 发表于 2019-1-26 11:36:37

回个帖子,下班咯~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纪录片“外包”的围城,不仅仅是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