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电视剧《芝麻胡同》的开播日。刘家成导演再次将镜头对准老北京城,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这已经是刘家成导演的第四部京味剧了,面对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他这样说到:“自己在北京出生、成长、工作、娶妻生子,对这块土地当然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是创作的原动力。”无论是最早的《傻春》,还是近几年拍摄的《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系列,都是他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表达。 导演刘家成 最近几年,连续拍摄的多部京味剧都大受欢迎,他再次让观众对京味剧、年代剧产生期待,也延续和拓宽了京味剧的市场。老北京的市井百态、小商小贩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他的镜头下一一被还原、展现,将生活的体悟和剧本结合,他的每一部电视剧都讲述了一个真实又动人的故事。
而《情满四合院》刚播完,新丽的曹总就拿着编剧刘雁的剧本,邀请刘家成再拍京味剧,心里已经决定不再拍京味剧的他,当时看完剧本之后,却决定再拍一部。
情之所致,百味人生
《芝麻胡同》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酱菜铺为背景,围绕老板严振声、妻子林翠卿及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展开,讲述了三人之间的情感,以及严振声一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的遭遇和生活日常。
虽然和前作一样,也是在讲述老北京的故事,但刘家成看来,这部戏和以往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芝麻胡同》的故事在建国前的1947年开始,从民国时期讲述到改革开放前。其次是京味儿更极致,从人设到衣食住行,都是如此。第三是情感线复杂,虽然是旧社会遗留下的问题,但更具故事性。”
芝麻胡同虽小,但胡同里的家长里短、爱很情仇,都带着人间烟火气。而且我们也恰恰能从这些小人物身上看到社会的变迁,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知道社会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严振声林翠卿神色严肃决定家事 一部剧好不好看,在于人设立不立得起来。这部剧里,主角严振声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所有的故事都围绕他而展开。开拍前,刘家成与何冰老师聊这个角色,两个人把严振声的人物关系、性格、特点都一一进行了分析。
严振声作为沁芳居的东家,作为一名商人,诚实守信、品质经营,有思想,有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有底线。“这是一个真正的北京人,骨子里透着老北京人的局气、讲究和仗义。他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隐忍,圆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做鱼死网破的事儿。还有北京人语言特有的幽默和自嘲,碰到事儿自嘲一下就过去了。” 严振声
在两人看来,这是个极为立体的人物形象,性格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在电视剧开场,严振声为了买最优质的酱菜原料,在战火连天的年代,亲自到几百里外收豆子,这个开场方式马上给角色定了一个调性。而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剧本,“只要把定位定准了,它就跑不了了。”
《芝麻胡同》是一个写人、写家庭的戏,离不开一个字——情。“这部戏里,有严振声和林翠卿、牧春花之间的爱情;还有他对父亲的亲情、孝顺孝道;另有他和朋友之间的诚信,对仆人的怜悯。”世间百态,万事万物,所有的经历,最终都化为“情”,这部由无数情感勾织起来的故事,自然能打动人心。 严振声内疚双膝下跪
做到极致的“京味儿”
“京味儿”是这部剧最为突出的一个标签。
刘家成导演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这部戏和以往的京味剧最大的不同,就是着重从老北京人的坐卧出行和饮食文化等生活细节,来特别突出“京味文化”。“其实原来做剧,并没有那么强调过这些,大家都不太注意饮食文化。像韩剧里做菜吃饭的戏都拍的讲究极了,这就是弘扬文化的方式。”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应该重视起来。 严振声林翠卿围桌食饭 严家大院其乐融融 以前有很多人问刘家成‘到底什么是北京味?’涮羊肉,北京烤鸭,北京炸酱面,确实是一种北京饮食文化。不过,在刘家成看来,“京味儿”其实是生活留下的痕迹,日积月累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喷发而出的一种体悟。 他很喜欢去东便门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散步,角楼里展示了各种照片资料、老的物件,能看到这座城楼下的情景,哪里有信号灯、哪里是驼队走的路,“我经常拿一台相机跑到上面,一待多半天,没完没了地拍,那实际上就是感悟和体验,一种北京文化的味道。” “真正的明城墙,经常走的是驼队,老照片都能看到。”电视剧里刘家成开篇就用到了骆驼运货的镜头,来还原过去真实的一种日常状态。 老照片资料
《芝麻胡同》的主角开了一家酱菜铺,酱菜也是具有北京特点的饮食文化。所以刘家成着重在拍摄做酱菜的过程中,把这种文化凸显出来。
当然,京味文化不止如此,《芝麻胡同》里对“京味”的展现,明显要比以往更宽泛、更极致。除了吃以外,还有京剧、八角鼓岔曲、民间艺术等等。 电视剧里刘家成还特别还原出老北京天桥杂耍盛况,耍空幡、摔跤、顶坛子、吞宝剑、抖空竹、硬气功等等,邀请不少老手艺人出演,其中更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哪怕就是一场戏,我都让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家成导演
剧中能触动老一辈观众记忆的地标性建筑同样不少,长城、故宫的后门,都出现在镜头里。特别是现在很多观众看不到的,非常独特的北京建筑群——胡同,也是实际上真正有味道的地方。“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有它的历史典故,都住了那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近几年,政府开始注意要保护北京传统文化,前门大街,三里河的胡同都开始进行保护性修复,包括刘家成导演经常散步的明城墙也恢复了老貌。这些都是大众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的一面。
用细节接近真实
作为一个现实题材作品,如何把观众带入场景,体味到真情实感?这少不了服化道、置景的辅助。
《芝麻胡同》为了剧情搭建了一个一万五千多平米的胡同建筑群,这是电视剧《情满四合院》里四合院面积的六、七倍。为搭建这个胡同建筑群,刘家成数次和美术搭景团队开会沟通,花了四个多月才最终完成设计、规划和建设。每个房屋、窗子、门、树木、盆栽的位置,都是精心根据剧本布置的。 “这不是简单的搭间院子就完事儿了,四合院是个讲究的建筑,比如它的门永远在东南角,它的厨房、门房、茅房、仆人的厨房在哪儿,都是有规矩的。还要和剧本的结构结合起来,精打细算。”
采访中,刘家成导演告诉记者,搭完院子还不算完成,因为在拍摄过程中,这些院子随着社会背景时有变化,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色穿插其中。如此一来,这部剧就要按照严格的时间线进行拍摄,让他和演员拍摄时间更为紧张了。
除了搭景精益求精外,服化道方面,他们邀请了最好的服装设计师来把关,“以往的京味剧可能不会在乎画面有多漂亮,人物造型有多美,这次团队在这上面下工夫了。” 缎面旗袍尽显林翠卿贵气风华 剧中每一个演员的特点,设计风格、色调都各不相同,比如刘蓓跟王鸥,一个端庄大气、一个温柔婉约,各自的味道,绝对不重复。再如:林翠卿日常贵气装扮的旗袍;牧春花的小清新风格旗袍都异常精致;牧春花落魄时候的装扮,破帽子、黑灰褂子,和前期有强烈的反差,绝不出戏。 静待端坐的牧春花娴静娇艳
电视剧里大量涉及酱菜炮制的专业手法、做法,都各有讲究。刘家成特别邀请了六必居现在还能手工制作酱菜的老师傅到拍摄现场,教导每个演员如何摘黄瓜、怎么辨认原材料的品质、怎么打耙把酱底翻上来,每个演员都要人手一份实物道具跟着学,还把道具大缸全部运到怀柔给他们练习。 打耙
他还为这种集体制作酱菜的劳动制作了酱菜歌谣,并且做到每个演员都会唱,而且边唱边拍摄,并现场录同期声。“电视剧是音画结合的艺术,声音一点不比画面差。配音会失去生动的现场感,作品就不精彩了。哪怕它有一点点杂音,它都是真实的,都是生活当中带来的。” 搭景、精致的服化道,角色的细节设计,都是为了能带给观众更多的真实。这是刘家成的电视剧特别注意的部分。他特别举例子说,两个人聊天的戏该怎么拍,正常聊天中,每个人都只会讲自己知道的事,没经历的肯定不能说。而那些不能说的东西,这个时候就要靠他的镜头、画面来表达。 严振声吴友仁剑拨弩张
一个角色举手投足的反应,背景和道具配合给观众传达的氛围,这些都是他在现场和演员、制作团队沟通中,尤为关心的东西。他希望能让观众一看画面,就觉得这个故事、对话,有真情实感存在其中,产生同感和共情。而能让观众沉浸在人物和故事里,“那这部戏就成了。”
突破和表达
刘家成是一个喜欢总结、反省的导演。
采访中,他提到《芝麻胡同》比《情满四合院》突破的地方,能说出《傻春》很多手法已经不合适现在的观众了,还能因为一集故事没有亮点,干脆的剪掉10分钟的素材。 “千万不要以为观众是傻子,现在大家看的戏多了,欣赏剧的习惯在变,那么创作者就不应该一味的保守。” 他时刻注重现代审美在观众群中的发展变化,并与他热衷的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相结合,以此来不断的拍摄出有品质保证的好作品。
作为一个创作者,难免追逐对创作的突破,刘家成同样不例外。他下一部戏,正要挑战高难度海军航母题材,难度不小,“我想要给观众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说话的语气,难得的带出一丝坚持和热血,希望他的作品能完美诠释“下一部才是是最好的,”这句话。
-END- |
GMT+8, 2025-1-16 01:39 , Processed in 0.1833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