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与联合出品人有什么区别吗?”
突然有一个朋友问拍sir这个问题,如果她是学电影或者刚刚进入影业工作的朋友,拍sir一点不奇怪,但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公司职员,收入不错,但和电影唯一的接触可能也就是平日里看看电影而已。
不用猜都知道,她(或者她的朋友同事)陷入了电影投资骗局,很多看起来精明无比的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目前正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各种电影投资中去,其中不乏有投入巨大,甚至抵押房产的。
目前经常在朋友圈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文章:标题是《电影投资成新风口》或者山东一女孩3万元投资《xxx》(一般是《战狼2》或者《我不是药神》)回报150万元。文内一般会配以国家对于电影行业的扶植政策,近几年电影票房的增长数据,最后加上一个即将上映的大片项目资料和一个不知名项目,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投钱的好机会。 按照常理来说,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电影投资项目的,更不用说去参与到电影投资,之前也有媒体、包括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也曾经揭露过不少电影投资的骗局,但这些“受害人”是如何进套的,一直都是迷。
“普通人别投电影”,这是拍sir长久以来对所有人的忠告,但通过此次对部分“受害者”的访谈,才真正了解和知晓电影投资骗局究竟是如何诓骗普通人(即非电影行业相关人员)进入“骗局”的。
01 骗局手段: 用“微信错加” 与圈外人士搭线, “报喜不报忧”忽悠超60%回报率
“你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收入如何?又是如何接触到常人无法触及到的电影投资项目呢?”
拍sir对面是一个年纪在四十岁开外的中年人,看起来是属于社会的中产阶级精英人士,装着打扮得体入时,咋看都不像容易轻信别人和上当受骗的,他是本次事件中受骗程度中等的一位。
受害者对拍sir说,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很突兀的进入到此次电影投资项目之中,很多都是“错加”微信,用一些所谓的借口加上微信,此情景和其他网络微商和买各种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
值得大家警惕的是,大部分人被加微信都是通过通讯录查找方式,这也表明所谓的“骗子”是真实掌握了这部分人的电话和一些相关信息,因为所有“受害者”她们在某些方面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我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年龄一般集中在25岁到45岁之间,有一些是企事业主,还有一些会做一点小买卖,甚至我们其中还有执业的律师等等,总之人员的构成还是比较高端的。”
从拍sir对这部分的采访来看,他们其中不乏收入较高的社会精英,之所以他们是影投公司所要猎取的对象,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平日里有一些数目较大的资金和现金流交易,这部分交易所绑定的手机号码特别容易被大数据捕获,他们的信息泄露也是源于此。
所以这些“受害人”被加微信更多都是通过了电话(即查找通讯录方式),毕竟现在一个人的电话可以查到太多的信息,可惜拍sir太穷,淘宝200还得花呗考虑一周,怪不得大数据把拍sir过滤掉,在一些骗子眼里,“穷人”没啥油水,不值得在你身上浪费时间。 加完用户微信之后,影视投资公司通常会用一个所谓的企业号先和用户沟通,然后会借助一个所谓的中间人牵线搭桥,毕竟对于一些人而言,从天而降的回报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的项目,大家还是半信半疑。 但令人惊叹的是,不知什么原因,在中间人的斡(hu)旋(you)下,部分投资者便投下重资,毕竟相比股票、期货、债券和基金等,电影项目很多都是有据可查的,甚至可以在相关网站上获取到相应的信息。 以“误加”微信为契机,知晓“受害者”本人具备一定的投资和资金数额,用大部分人对电影行业不了解,“报喜不报忧”,全挑成功项目来诱导投资者,使得一部分投资者成为一些“烂尾”项目的接盘侠,最终将风险部分转移。
02 成本N次溢价、合同陷阱连环、 要求退款“中间人”消失
本次“受害人”所参与的电影项目是不久前在内地上映的影片,这部内地和香港合拍的影片在今年上半年上映,仅仅取得了1000万+的票房,片方的分账收益也只有400万左右(根据猫眼APP专业版数据)。 但就是这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烂片”,在投资方的合同中却被高额“溢价”,根据“受害人”所提供由影片投资方之一“新疆xx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合同,影片的估值达到1.67亿人民币,且不含宣发费用。
电影产品的“溢价”是属于行业的潜规则,一般都是见于制作方和出品人相互讨价还价的利润空间。当然也会存在出品人将项目二次转手时,正常的利润上浮,极少有人会把项目做打折贱卖,这也使得原本成本不高的项目,几经转手后价格会变得让很多行业人看起来有点离谱。
其实也有部分投资者在影片上映前,也看出项目的不堪,直接提出撤资,并愿意承担违约金,但最终都不了了之,没有人接手处理。
不过,根据此次“受害者”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投资者每年看的电影数量太少,对电影市场缺乏基本的认知,但身边也会有一些经常看电影的配音,当这些朋友看到所谓的合同之时,肯定会质疑为什么这样的影片会被估价到1.67亿。 ▲项目合同书
同时,根据影片投资合同来看,该片主打的领衔主演是男性艺人郑某和女艺人张某,但根据看过影片的观众反应,张某的戏份甚至没有四五线女艺人的徐某多,说是影片的主演有点牵强。另外在合同书正面,也标明了影片的投资方有一家国内一线电影公司参与,但影片的公映许可证上,此影业名字却已经消失。
但值得玩味的是,目前在猫眼电影专业版APP、灯塔专业版APP上,该影业的名字没有出现,但时光网影片的介绍页面上,此影业的出现影片制作公司的列表中。
之后,拍sir问了影片的发行方和该影业的相关朋友,大家均表示,这部影片后期已经和以上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从发行通知、影片的出品人出品方联合出品方已经完全脱离了联系。
目前受害者的主要质疑之处是在项目合同书中存在了“虚假宣传”,如果不是上面提到的一线影业参与、不是郑某和张某的主演,很多人是不会投资的。 更大争议在于,当有投资者在影片上映前按照合同要求提出退款时,之前热情的“中间人”消失不见了,直接找到公司要么是无人接待,要么是人去楼空,不过在双方签署的合同之中,甲方已经将一些问题和风险转嫁到乙方投资者身上,作为甲乙双方而言,投资者明显是处于了相对不利的一面。
即便双方对簿公堂,就目前的合同文本来看,投资者的所能掌握的有效和有利证据也不多,这可能是目前绝大多数金融投资公司和电影皮包公司敢于用合同来“智商碾压”投资者的仰仗。
03 骗子虽然可恶,但傻子未必可怜! 影视投资,全民皆要提高防范意识
目前,受骗的部分群众已经在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同时北京是地方金融管理局也已经受理,“受骗群众”更希望该事件最终能落实到“经济诈骗案”上,争取能够挽回大家的损失。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像这样的“诈骗”算中国电影难以解决的顽疾,项目总是在不同公司手里倒来倒去,价格也随着滚雪球一般的上涨起来,谁也不愿意做最后一个接盘侠,影片几乎不会在市场上有所回报,那么如何把风险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便成为“骗子”所要考虑的问题。
这也促生了大量的短期公司,用各种方式方法进入到电影后期推广环节之中,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到电影的部分权益,再把这部分权益溢价切割给投资,将风险转化到投资者身上,在此其中赚取高额利润。
早期的电影项目的确会通过“众筹”来向部分公众来募集资金,这里最成功的两个项目便是《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但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为这两部影片买单更多是一种情怀,而不是为了盈利。
不断被电影投资公司神话的一个项目是《泰囧》,也是传闻一个小老板用极小的资金博取近十倍的利润,但据爆料,这个小老板投《泰囧》纯粹是出于好玩,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盈利概念。
对于大部分早期众筹概念的电影投资,是基于了市场不健全的时代下,但电影市场开始逐步走向正规之后,电影项目其实对公众都是远离态度,大家宁可自己有风险,也不愿意把利润让给行外人。
因为外行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受不了投资失败,但电影行业是一个特别强调分担风险和伤害的行业,这对于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所有做生意的人都会规避风险,都有自己把风险转化和转嫁的方式方法,将电影项目溢价这可能是大部分“骗子”一贯的伎俩,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风险的防范意识淡薄是骗子有可乘之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受害者”的透露,人去楼空的xx影业,目前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马甲,但仍然拿出了两个其他项目,整体模式仍然和之前的项目一样,都是估值1.6-2亿,他们也同样持有一定比例的分配权,只不过受骗上当的群众要换一波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算不上骗子,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的贪欲蒙蔽了双眼,人家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在合同上找漏洞显然是困难的,目前最大的希望便是,通过媒体将事件尽可能的曝光,寻求更多媒体的帮助。”
拍sir咨询了相关的法律人士和经济专家,大家也对该事情表示无奈,毕竟相比于其他经济案件而言,电影投资方面的诈骗数额不大,且在合同文本方面陷阱太多,极难定案。
日前,针对不同群体,总有“骗子”使用不同手段来诈骗,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的防范意识不强,存在法律上的盲区,仅让父母不去买理财和保健品已经不够了,让身边所有人都能够有正确和健康的消费和投资理念,才会尽可能减少各种上当受骗的几率。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中国内地电影制作水准越来越高,所有人对中国电影都有较清楚的认知度,骗子得手的机会自然会消失。
Ps:最后,由于案件依旧在处理中,拍sir也将影片和涉及公司、艺人,做了化名。 |
GMT+8, 2025-1-15 23:23 , Processed in 0.07101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