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将从内容运营、数据运营以及用户运营等几个产品运营角度对拼多多进行分析,并对其运营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优化建议。 一、内容运营1.产品的内容及信息组织流向(“拼多多APP”站内内容流转主流程) 拼多多作为电商产品,连接买家与卖家。就内容而言,其涉及到内容的生产者与内容的消费者两大端。 主要涉及的角色有几大类:商家、平台方、浏览者、购买者。 在“内容生产者”这一节点:包含拼多多平台方,它制订了平台的交易、信息等规则;包含入驻的商家(个人、企业),为平台贡献商品的信息内容,比如商品的图片、名称、详情页描述等。 在“内容消费者”这一节点,是内容的被服务方。 其中包含内容的浏览者,所有浏览内容的群体,这类比较广泛,我们这里仅仅讨论在app站内的浏览者这个范畴。 另一类就是看到信息内容后,转化为购买者,这也是拼多多所期望的一种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者在完成购买行为后,会发表评论内容,这个时候,他们也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 综上,拼多多的内容主要是这几块: 1.平台的交易规则、公告、活动内容、活动规则、推送消息等。(内容来源:平台方)。 2.商品的信息,比如商品图片、名称、详情页描述等。(内容来源:个人商家、企业商家) 3.对于商品的评论。(内容来源:购买者) 2.内容信息框架拼多多app分为4大模块,分别为:首页、新品、搜索、聊天、个人中心。 这4个大模块将内容网罗其中,打造了精良的社交电商产品。 做为电商产品,内容必须围绕着消费者去展开。研究透彻消费者是谁,他们在想什么,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环境和内容,平台内容组织和挑选才有依据。 3.用户群体分析用户选择拼多多购买商品的起源以及核心魅力就在其价格十分实惠。 这也是拼多多充分抓住人性弱点(贪便宜),继而无惧淘宝、天猫、京东这些巨无霸阴影下迅速崛起的核心利器。 用户群体特点 / 对应策略逻辑: 1.喜欢贪小便宜。 (对策:可以将实惠漫天飞舞的展示触达用户) 2.为了获得实惠,肯花费时间。(对策:在获得便宜的过程中,合理放大平台利益点) 内容组织上的方式及策略 分析平台用户群体特征,延伸出内容对应的策略以及逻辑。那么,内容的组织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来看一下拼多多在内容组织上的方式及策略: 主推优惠信息,让实惠首要看到,且制造实惠漫天飞,大众应接不暇的环境气氛。 新人第一次打开app,就会收到888元的新人大礼包,乍一看确实诱惑力很大。 接下来分享即可领取,用户会十分乐意去分享获得这个礼包。 这是分享获取之后的礼包,分解得到好多个额度的满减优惠。 首页顶部banner是电商类app常用的惯例,将活动优惠信息置于banner上体现,用户第一眼就看到。 5大主模块,其中4个模块都将优惠信息及具有吸引力的实惠内容放在页面的视觉首位。 2、内容组织上的方式及策略 – 商品相关内容商品内容整体可划分为两类:商品的概述列表内容、商品的详情展示内容。 做为电商类产品平台,商品内容是平台的主题。 拼多多对于商品的内容展示形式跟其他电商平台大同小异,区别不在形式,而在于售卖商品的策略不同,带动了其内容的区别。 拼多多以拼单为主要售卖策略,助力享免单、0元限量抢购、砍价免费拿等策略内容点亮了平台气氛。 内容组织上的方式及策略 – 平台规则、活动优惠等内容平台规则、活动优惠规则是平台的支撑,是一种解释性的内容信息。 这类内容不会在用户的视线中出现的很靠前,但也必不可少,需要将这类内容合理、恰当的出现在合适场景。 内容运营方面的组织与效果拼多多的内容如何流转的? 商家提供商品内容,呈现在拼多多平台。平台展示店铺商品内容给浏览者浏览,浏览者获取商品信息内容后,如果不感兴趣就会跳出页面。 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会深入了解商品内容,继而依照此商品的售卖规则内容,选择拼单或者分享免单或者砍价免费领,依照对应的规则内容,进行操作,操做成功后,完成购买流程,成为成功的购买者。 当然,如果操做流程内容过于复杂且没有看到实际优惠,那么用户就会选择跳出。 内容运营方面的组织与效果 – 拼多多运营内容关键点分析其中有几个关键节点: 商品内容:商品内容介绍详尽,且有吸引力。 平台规则内容:平台对于商家违规的处罚要明确,各类行为都有规则内容可循。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是否足够吸引力?且有连贯的闭环,信守承诺,该得到的奖励要最终能落地获得。 售卖流程及规则内容:如何获得商品?是拼单,还是砍价免费领,还是分享领取,规则内容明确可行、可落地、可执行、有结果。 用户对于商品的评论:评论很重要,正向的评论有助于产品的进一步扩散口碑,扩大影响力,促进销量。 负面的评论反之。评论有助于商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问题,或者重新组织产品布局结构。 公告及时推送:在app站内,比如“谁正在拼这个商品”“谁已领取商品”,有一种现场的即时紧迫感。 内容运营方面的组织与效果 – 拼多多运营效果如何整体来说,拼多多对于信息内容的布局,节奏的把控,信息内容的适时呈现上做的不错,商品的介绍性内容介绍详细清晰。 平台中的规则制度已经经历了许多实战磨练,基本的售卖流程及规则说明的也较为清晰可执行。 内容这块,拼多多的亮点在于其售卖形式的内容组织。 用户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拼单,可以砍价免费领,可以分享领取。 不过看似无门槛、超级实惠,实则不然,你需要满足平台设置的规则。 拼多多通过这些实惠内容将用户欲望挑起来后,在用户“有了欲望”到“实际购买”之间,拼多多尽量的把这个阶段的价值最大化。 这个阶段的内容运营做的很好。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上,拼多多的内容价值得到闪耀的释放。 简单来说,通过拼单、砍价、分享的这些扩散选型和内容组织,赋予了拼多多闪耀的运营价值。 另一大亮点,拼多多在用户拼单中适当加入了实时性的消息推送,比如:“谁正在拼这个商品?”“谁已领取商品?”,成功营造了一种现场的即时紧迫感,增强了可信度。 将直播类信息推送的元素加入到电商,是一个首创,也是内容运营的一大亮点。 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分享引导,导致很多形式主义。 用户被要求各种分享,分享的链条过于长,用户很难看到成效性的成果。导致用户怀疑拼多多的宣传,不信任甚至流失掉。 比如: 这里的“签到领现金”,直接理解就是点击按钮进去签到,达到多少次数之后就可以领取现金奖励, 但是却不然。 点击后进入这里: 竟然再次跑到分享页面中,这种理解路径的错位,赤裸裸暴力似的将用户强扭到分享入口。太过粗暴,严重伤害用户的理解力、信任感。 这类失败的内容运营,在拼多多中积少成多之后,会造成大批用户的丢失。 总结拼多多在内容上整体做的还是比较好,充分利用社交的力量另辟捷径的为电商的发展增速,将商品的内容信息表达清晰完整,将平台规则考虑完备,针对活动内容做主推处理,为用户设置评论入口。 这些基本的电商内容都考虑的比较完善。 其亮点在于:售卖形式不拘一格,充分玩转拼单、砍价、分享形式,内容体现规则,带动社交力量的极大影响力。 但是,其不足之处也在此,过分导入分享,甚至是用不合理的路径去诱导分享,这些在产品中都是极大的败笔。只有及时纠正,才有可能挽回已经对于分享不耐烦的用户。 二、数据运营1.数据运营目的拼多多处于成长期,在此阶段,拼多多的核心是围绕着用户量的增长以及活跃用户增长这个点上。 此阶段数据评估也是围绕着拼多多的拉新、促活而来,这是目前拼多多的数据评估一个大的趋势,基本原则。 具体到数据评估的目的细分,需要对应到目前的活动或者阶段性的目标去分解。 2.数据评估指标对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拼多多来说,目前数据整体的宏观的指标,分析如下: (这里说明的是目前、宏观的、大趋势下,以用户拉新、促活为目的,而分解的大数据评估指标,而不是针对某个活动或者某个极为短期的目标) 对于拼多多的数据评估,采用AARRR模型最为恰当。 下面以AARRR模型,剖析拼多多的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去分解指标: 【获取用户】 获取用户阶段,关注的有两大块:一是用户获取的渠道相关数据; 二是用户进入app后的注册等浅层的交互行为。 具体需要考虑的数据评估指标: 渠道投放数目:可以看铺设的广度。 投放时间段内的有效率:在投放时间上是如何布局的,可以分析出哪些时间段在哪些渠道上是效率高的,哪些是效果不佳的。从而合理分配,在时间上体现最大化渠道价值。 渠道内用户兴趣度:分析出哪些渠道跟拼多多的用户重叠度高,其对于拼多多的兴趣会强烈,这类群体更容易被拉进来。 渠道的点击率、进入量、跳出率:这些也能够看出渠道的质量,是获取用户选择渠道的依据。 每个渠道的获客成本:分析对比各个渠道的获客成本,客观排序优质渠道,合理布局渠道资源投放量和频率。 app下载量:多少用户通过哪些渠道而下载?单位时间段内的下载量有多少? 渠道的转化率、注册量、注册转化率:多少人通过哪些渠道进来?单位时间内多少注册用户?渠道转化注册用户的比率是多少? 【提高活跃度】 用户注册后,依据活跃等级,被划分为几类群体,但做为运营来说,目的都是提高活跃度,将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 提高活跃度这块,有这些细分的数据指标: 访问量、点击率、日活、月活、周活:产品/页面的访问量,某个产品的访问量、点击率;某个活动、banner广告位的点击率。 这些反映了用户群体性的操作趋势,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判断用户的喜好。 通过操作频次,每周/月/年的操作数目,可以反映用户的活跃度,也可以为产品体验的改进指明方向。 产品/页面/功能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意味着兴趣度,比如对于产品a的详情页停留了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可以预测其对此产品是感兴趣的。 跳出率/退出率:反映用户的满意度:用户被吸引进来了,但是没有购买,很快就跳出去,更严重的是用户在看了几款产品后,退出了app,那么可以认为产品的体验有问题,或者说这个用户的活跃度不高,不对此产品感兴趣。 可以尝试找到用户兴趣点,提高活跃度。 页面深度,功能深度:用户看了一款产品,点击进入查看详情,再点击继续操作,一步步的操做将购买拉近。访问操做深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用户的活跃度、对于产品的兴趣度。 购买转化率:拼多多是购物类的产品,其最终目的就是转化购买,购买转化率是商业目达成的最终一环。 收藏数、收藏频率:用户收藏了,代表这里有他喜欢的商品,而且他下次还会再来找购买。 购买频次、活动参与频次:用户购买很频繁,那么其活跃度就高。 活动数目、频次。 版本的迭代次数、频率。 订单数量、主动好评数目、主动差评数目。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这些指标能分析出此用户的活跃度。站在拼多多角度,这些指标能很好的优化产品,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提高留存率】 拼多多的用户留存分为新用户留存、老用户留存。留存涉及到的数据评估指标: 登陆次数、登陆频率:用户很久不登录了、频率特别低,那么必须采取留存策略,即时将用户留存住。 消费次数、消费频率:用户登陆了,浏览商品,但是消费次数和频率都很低,需要采取留存策略。 活动次数、频率:产品自身优惠促销活动的次数;在关键性的节日节点举行活动的及时度;活动的频率是如何的。 版本迭代次数、频率:版本迭代都是修复已有的功能、体验、操做的问题。迭代热更新有利于留存用户。 好评数、差评数:大量的评价可能预示着整体性的趋势,代表着用户普遍的满意程度。 DAU/MAU:日活跃、月活跃都代表着留存的变化。 用户流失数目、流失率。 留存率:次日留存率、三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一月留存率。 签到数目、签到率。 【获取收入】 产品最终是要获取收入,那么获取收入的数据评估指标有哪些? 活跃交易用户数:活跃用户成交量多少?当活跃用户数多,但是成交少的话,可以判断在商业化上是存在问题的。 消费频率:日/月/季度/年消费了多少次?频率如何?对哪些产品的消费率高? 成交总金额:用户下单,生成了订单号,就达成了一次成交。 客单价:每一位购买用户消费的平均金额。 复购率:用户再次购买意味着产品或者服务是有吸引力的。 退货率:退货率体现了产品满意度。 【病毒式传播】 用户足够信任拼多多,开启病毒式传播模式。 分享数目、分享率:分享带来新用户加入的可能。 拼单数目:拼单是一种组团购买的思维,利于带动活跃。 砍价数目:砍价本质是社交类的集体压低产品价格。具备病毒式传播特征。 助力免单数目:助力免单是社交传播的一种体现。 邀请量:邀请新人加入,是直接的传播拉新手段。 活动触达率、活动参与量、活动转化率。 下载量、注册量、新增用户数:传播后的落地,验证传播质量。 三、用户运营策略拼多多在2017年4月份至2018年4月份的成长期,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用户量飞速增长,其总下载量已达到了17.4亿,可以看出其确实惊人的用户量。 快速成长期的拼多多,对于老用户维护上并未特别明显的显现出足够亮点的策略。 在对于流失用户的召回这点,拼多多在产品迭代上进行优化,不断优化功能和体验,其他并未做出足够清晰可行效果可佳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拼多多如何运用社交力量拓展新用户? 1.新人大礼包,分享获取新人登陆后,会获得新人888元的新人大礼包,前提是必须分享后才能领取。 在拉新环节利用人性贪便宜心理,促成下载、注册,成为拼多多的新用户。 2.拼单购物拼多多内,大部分的商品都是拼单购的,一般情况下拼单有2人成单、6人成单。 图示看到:用户可以选择单独购买,可以选择发起拼单,看看价格,两者的价格差太大了。 尤其是右侧图示,拼单仅要0.01元,就能购买原价3998的手机。很明显,用户肯定是选择拼单购物。 于是,用户就会扩散亲朋好友去来参团,在这过程中,拼多多就实现了自己用户量的爆发式累计增长。 (6人拼单购物流程) 上图可见:拼单过程是以低价为诱惑力,过程中用户A成为了一个流量源头,由他带动了另外5位用户的新增或者活跃。 看一下在拼单分享过程中的扩散策略: 拼多多在拼单的一整个过程中,都加入了扩散引导的信息诱导,不遗余力地抓住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拉新用户或者活跃老用户。 3.喊好友砍价,免费拿砍价的逻辑是:拼多多放出一些砍价产品,用户对于商品感兴趣,首先自己砍一刀,将商品的价格降低一些。 然后,分享至微信、微信朋友圈、qq等,可以邀请好友一起砍价,24小时砍至0元,就可以免费领取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其采取的用户运营策略也是基于分享,只不过变化了表面的包装,通过分享获得新用户以及提升用户活跃度。 4.助力免单助力免单,邀请好友到达助力人数就可享受免单权利,同样是需要邀请好友,是一种拉新及促活的手段。 (助力 免单 页面截图) 5.签到、分享,领红包用户签到、分享,就能领取一定红包,这是一种促进用户活跃的方式。 签到是现在大部分app都会用到的促进活跃的手段,用户只要签到、分享就能领取到红包奖励。 6.邀请好友下载app赚红包邀请好友下载app,立赚5-20元现金。 如果我是运营负责人,如何提升运营效果?拼多多做为社交类型的电商产品,拉新的玩法花样很多,也确实起到了爆发式的效果。 在一味注重用户群增长的同时,确实有些忽略掉已有用户体验方面的一些感受。 基于以上,如果我做为拼多多的运营负责人,我会做如下运营策略: 1. 优化缩短购买流程,让用户的预期可见、可触达目前拼多多的用户是看到各类型的免费,0元活动才被拉过来。 当用户第一次走拼多多的购物流程,因为其结果足够有吸引力,所以用户愿意试一试,如果结果是自己获得了,这批用户会继续帮忙打广告。 但是,绝大多数的用户尝试了,但是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优惠,或者没有免费获得商品,并且在过程中,他们花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成本,最后却是一无所获。 这部分用户占大多数,于是这批用户对拼多多就存在了成见,不会再信任拼多多,从而流失掉。 结论:简化购买流程,将用户购买花费的时间成本降低,并且将用户预期的结果可见、可触达,用户便会对产品形成好的口碑。以便于拼多多在大基数用户群上的长远发展。 2. 加大现有用户的维系前期的各类优惠促销活动、社交分享免单等活动确实带来了亿级的用户增长,这确实是一种切实有效,立竿见影的手段。 由于很多用户的加入是因为好友的邀请,被分享带入的。这部分人其实没多少忠诚可言。 已经进来的用户,我们要把好出口,通过各类手段把已有用户维系住。因为这部分已经存在的用户体量很大了。 站在维系已有用户的角度来说,要分析用户反馈中的有价值信息,去完善改善拼多多的功能或者体验的不足。 3. 换一些花样,增加实用的商品搜索目前拼多多运用分享、邀请的方法处处可见,表面换了各类型的外衣,其本质还是要去分享获取新用户。 用户用1次、2次的还好,当使用次数多了,我想要的产品总是买不到,或者说我想买一件商品,但是需要让我分享6次才能获得,那么用户会疯掉,购买一件东西太难以触达了。 4. 寻找一种新模式,逐渐改善当用户对于这种模式厌恶了,甚至多数用户认为这是骗人的。这种情况下,拼多多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拼多多应该及时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适时做出调整。 基于以上问题,拼多多应该多考虑优化购物流程,优化用户体验,让用户看到可见、可预期的实惠,才是长久之计。 |
GMT+8, 2025-1-15 22:54 , Processed in 0.1334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