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r的剪辑,发现身边的许多人都是将整个素材拖入时间轴,然后用剃刀工具进行剪辑。但其实这种办法有些麻烦同时也缺少条理。所以,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快捷的剪辑方法——打入点与出点的办法。 首先,我们打开Pr,可以看到有两个画面预览的窗口。左边的是源监视器,右边的则是视频序列。双击素材,进入源监视器。 源监视器播放的是你导入的原始素材,因此对它我们无法进行剪辑的操作。但是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视频片段,这便是这个技巧的关键。 播放监视器中素材,在我们所需要的片段开始处标记入点,快捷键为 I 。(默认的出入点为视频的开始与结尾) 再在我们所需片段的结尾处标记出点,快捷键O。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需的片段已被选择。 新建序列。此时我们点击”插入”,快捷键“,”。我们所选择的片段便插入到时间轴光标所在位置。若光标处已有视频片段,点击插入会将其往后挤,而点击覆盖,快捷键“.”,则会将等时长部分覆盖。另外,我们也可以用鼠标拖动源文件,会发现拖动的正是选择的片段。 现在来总结一下。这样的剪辑方法更符合命名中“序列”的概念,即一段视频片段的有序排列,而源文件,便是这些片段的来源。所以我们做的便是在源文件中选取片段,然后放到序列里。这样的操作明显更加直观,逻辑清晰。另外,用这种办法,配上前期一定的准备,你可以在看完素材的时间里完成剪辑,甚至更快。 补充:如果序列的顺序不按照素材的时间顺序,还可以在源素材上打上标记,当需要这部分素材时,点击转到上一/下一标记点,可以快速找到位置。总之,敢于尝试,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工具。 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 是微电影拍摄遵循的流程,做好前两步,仅完成了整个微电影制作2/3的工作。然而,后期剪辑才是很多人的症结所在,长片剪短、去粗取精、压缩时长,无不是对制作者技术和能力的考验。 下面给童鞋们介绍几个后期剪辑小技巧: 1、切: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更平滑。 2、闪白:在剪辑合成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后期制作可尝试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形成的画面,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 3、构图:除了严肃、权威等表现场景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法;尽可能地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4、声音与画面:对于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大的哦。 5、画面色彩:纯黑或纯白色画面尽量避免,如果要用到黑色,可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或蓝色替代。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可采用增大亮部面积或比例等相对方法解决,但要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替代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以上5个微电影后期剪辑小技巧,希望多少能够帮到你。 |
GMT+8, 2025-1-15 18:52 , Processed in 0.12947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