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
央视 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第4季
(一)西夏石窟发掘记
1927年5月23日,大地震袭击武威,亥母寺石窟未能幸免。在这坍塌多年的石窟内,还埋藏着巨大的秘密。经过前期的初步探查,考古队员们发现亥母寺遗址目前共残存4座石窟,除了1号石窟尚残留有较大的空间外,其余3座石窟均已完全塌毁。为了防止石窟进一步垮塌,工程人员必须借助锚索、锚杆对已经塌陷的岩石进行加固支撑。在亥母寺石窟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1号石窟中发现了超过万枚的擦擦。在考古队员的努力下,1号石窟底部结构的几块巨石终于完全显露出来,他们将用风镐进行破拆。
(二)上古谜城石家河
3月,草长莺飞。对于考古队来说,这是一年之中最适合探查作业的,他们必须抓紧时间摸清谭家岭古城的范围。古城、玉器和祭祀台,这是重启发掘后困扰着考古人员的三大谜题。考古人员发现,28号瓮棺内残存的骨渣和大量玉器都极为珍贵,它们或许可以帮助人们破解瓮棺主人的身份之谜。而通过对印信台遗址的分析,考古人员认为这也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随着发掘工作的持续深入,有关这座史前谜城的所有疑问,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到答案。
(三)血池祭祀
2016年7月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雍城考古队开始对陕西省凤翔县城南的一处秦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随着一件又一件文物的出土,这处规模巨大的秦汉遗址渐渐露出真容,这是一处使用长达700多年用于祭祀的雍畤遗址。考古工作者在调查雍地汉代建筑遗址邻近的一处圜丘封土时,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引起了高度关注。根据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遗迹特征、古今地名的启示等线索并结合文献资料认为这里就是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所置的北畤,是一处汉代时期皇家国祭的场所。
(四)寻遗黄金湾
黄金湾遗址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情况初步表明,黄金湾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汉等不同时期,以汉遗为主,是目前所知贵州赤水河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遗址。2016年年初,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进行考古发掘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遗物,比如崖墓、鸡蛋、陪葬陶屋等等。以黄金湾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掘,充分显示出赤水河对黔北地区文化、经济及政治的重要影响,是对两千多年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初探。
(五)土司洞府寻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展开对鹤峰境内的三座大型土司洞穴的考古调查。在素有“司中绝险”之称的万全洞的探查并不顺利,由于天气的原因,考古队不得已临时调整计划。考古人员在情田洞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洞内的建筑痕迹、洞口的位置、主洞与次洞口的关系。根据建筑遗存,判断洞内原有建筑的搭建方式、结构和布局。深入万人洞数十米,原本空阔的洞窟突然变得异常低矮狭窄,几经周折,考古队终于抵达高悬在绝壁之上,俗称望水楼的另一个洞口。随着万全洞的建筑布局越来越清晰,考古人员发现已经显露出的建筑遗迹大致与《容美纪游》的记载相符,而从现存的建筑遗迹,仍然可以一窥当年的整个的空间格局。
(六)古寺迷踪
2015年8月9日,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赶往安岳县石桅村。考古人员在这里意外的挖出了多尊石刻雕像。石像雕刻极其精美,造型十分怪异,是极其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几天后,考古队员又发现一些石槽,深挖下之后找到一个完备的排水系统。根据这些线索,考古队员怀疑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寺。考古工作者在之后的寺院挖掘中又发现石磨和大量的瓦当、瓷器等精美器物,说明这里的寺院规格和僧侣的身份都不低,但他们的踪迹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七)丝路科考
2016年8月3日至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合作,协同遥感考古、环境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对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考察。科考队首次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太阳祭坛和状如水滴的墓葬,还发现了几座“带有胡须”的墓葬。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山脉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疆和静、新源两县的山地古道,探寻太阳崇拜祭坛、水滴墓的秘密。
(八)湖畔探秘
2015年6月的一天,在云南杞麓湖畔,一所半山坡上的小学扩建工程现场内,工人在地基下突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陶罐和人骨。这次兴义贝丘遗址的出现给了考古人员,一个新的希望。在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首先发现的是和海东遗址文明相距千年的滇文化的器物。在继续下挖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在下面的地层又找到了一个未知文明的大量陶器、墓葬、人骨、生活工具等,这些类似中原殷商特点的东西,让队员们很是兴奋。
================
资料暂存区,资源正在更新。
请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本站替代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