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有位朋友对厂长说,她可能有些抑郁了。 她今年刚满27岁,正是大好的年纪,却突然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维持一份不咸不淡的关系,毕业后就这样过了许多年,也没觉得怎么样,只是突然有一天就崩溃了,前路一片渺茫,不知要拿自己怎么办。 身边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少见,从小被期盼着成长为人中龙凤,在社会上打滚一圈,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泯然众人,在大城市买不起房,也不想回老家结婚生子,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感觉,厂长很熟悉,却不知如何安慰,所以推荐她去看一部真实电影,《大三儿》。 这并不是一部讲大三学生的电影,故事的主角叶云,是内蒙古昭乌达盟一家铜厂的清洁工。 叶云出生时患有侏儒症,身高1米1,家里排行老三,头很大,所以邻居给他起了个外号,“大三儿”。
两位哥哥都因车祸身亡,几年前母亲也已离世,只剩大三儿和八十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 他每天的日常是扫地、拖地,和工友们聊天说笑,领着微薄的工资,周而复始。 平时坚持买买彩票,“一下弄个大的吧,中个五百万,一下子就脱贫致富了,啥都解决了,把我那种小人得志的卑鄙思想都满足了。”
打了半辈子光棍,却依然期待真爱降临,“哪怕日子过得平淡一点,也能开开心心”。 大三儿的父亲说,“你一个残疾人,还想干啥?”
但他还真干了一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儿。
在一次闲聊中,大三儿对两位好友,配镜师阿皮和本片的导演佟晟嘉说,“我想去西藏”。 对于常人来说,去一趟西藏所要面对的难题,不过是攒攒钱和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但对于大三儿来说,这也许就是他所能想象的最远的地方。
为了去西藏,大三儿找朋友借了六千块,这是他小半年的工资。
钱还在其次,更要命的是他的身体条件。为此行大三儿专门去医院做了体检,可连医生都无法保证,他的心肺功能能不能扛得住高原反应。 虽然朋友们都劝他放弃,但大三儿已经下定了决心,甚至瞒着父亲写好了遗书,特意交代了如果自己回不去,要把借朋友的钱还上。
在两位好朋友的陪伴护送下,大三儿穿越4000多公里,经过宏伟的布达拉宫,最终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为了去旅游一趟,甚至不惜赌上命,他傻吗?
不,他和你我一样平凡,也有着平凡人的英雄梦想。
导演佟晟嘉形容,大三儿是一个“站在命运终点”的人,老天给了他一手不太好的牌,生活一眼看得到头,除了一夜暴富,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
虽然嘴上严厉,老父亲却对他充满怜惜,担心自己走了之后,大三儿不得不面对独立生活的难题。
两位哥哥相继去世,也让大三儿感到冥冥中的残忍,“如果我的兄弟们还在,我们家的生活水准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所以当儿时好友、纪录片导演佟晟嘉提出要给大三儿拍一部纪录片时,他咧开嘴笑了,露出牙上黑黑的烟渍。
“我?——操,我有啥价值,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误会和累赘”。
他看得清楚,想得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他仍保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影片里,大三儿自述道,两位哥哥生前都以跑运输为生,小时候哥哥们会带着他开车短途“一日游”,“早上去,晚上回那种”。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迷上了远方。 他提到自己去过北京,特别喜欢那里。和小地方不一样,在北京那样的大城市,不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不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残疾人,与他人多么不同。
看到阿皮去西藏拍摄的星空照片,大三儿心驰神往,但他也考虑到自己的经济能力等等因素,从未表达过一起出游的愿望。
也许是赶上了拍纪录片这个独特的契机,三个朋友能聚在一起结伴同游,才让大三儿坚定了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的信念。 因为如果这次不去,很有可能再也下不了决心,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电影院里人不多,星星点点地泛着泪光,也许在大三儿的故事里,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
在这片鼓吹财富与机会的土地,谁不曾有过些抱负,有过些野心,会紧张“同龄人正在超过你”,会担忧自己的中年危机在27岁过早来临,害怕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自己什么也没干成,却不再年轻,才会决定壮着胆子放手一搏。
这样,当我们回望走来的这一路,至少给过自己一个交代,即便无法逆天改命,也要试着对老天比一个中指。 当我们为银幕上的大三儿落泪,是被他的韧劲打动,更是因为唤醒了埋在内心深处,那个不愿服输的自己。
当大三儿抵达西藏,藏民向他献上代表敬意的哈达,让他感动不已,在海拔8848米的珠峰脚下,他为自己骄傲,竟然走得比许多“比我强,或者比我强得多的人”,还要远。 西藏之行结束之后,他仍然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继续千篇一律的扫地、拖地,但他自己知道,他已拥有了大胆追梦的回忆,没有留下遗憾。
在厂长看来,电影《大三儿》最宝贵的地方,就是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如实呈现出其中的动人之处,让千千万万个真实、普通的你我,从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大佛普拉斯》里,被权贵当做棋子挡罪、命薄如纸的拾荒者肚财,家中竟布置出了一艘太空飞船,摆满了他从夹娃娃机里夹来的上千个娃娃。
片中的一句台词,让厂长记忆犹新,“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类早就可以做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而非虚构影像恰恰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一窥他人的内心,体会来自真实生活、真实人物的震撼。
在珠峰大本营,大三儿因为高反睡不着觉,导演佟晟嘉强撑着困意,用从事电视纪录片行业多年养成的职业“套路”向大三儿发问,“大家都说是来西藏净化心灵,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净化?”
没想到大三儿回答,"我感觉我的心灵挺纯净的,稍微净化净化就行了。" “你凭啥觉得你心灵纯净呢?”
他回答,“我不祸害人”。 据说,"不祸害人"算是一句赤峰方言,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节约勤俭,好好生活;二是不做对不起别人、坑害别人的事。
不需要心灵净化,不指望下世轮回,面对现实扔出的难题,不怨天尤人,依旧积极面对,身高1米1的大三儿,在炭火的微光里显得竟然有些伟岸。 更令人感动的是,“不祸害人”的大三儿,也收获了真正的尊重和友谊。好友阿皮担心他的身体,全程给他测血氧,为了让他安心谎报数据;另一位没有同行的好朋友朱朱,每天都要盯着地图上他的定位,期待他平安归来。 反映现实,歌颂梦想,不渲染苦难,也没有哭爹喊娘带节奏,只在日常细小中温暖人心,为平凡的大多数带去感动与希望,在这个推崇流量,唯票房是瞻的时代,这样的电影,太少了。
也难怪一向心高气傲的才子歌手朴树在看完电影后会主动提出,无偿为这部电影创作并演唱主题曲《空帆船》。
歌词中那一句“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是曾身陷抑郁的朴树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是大三儿生活的写照,如此残酷,又如此充满力量。
然而,没有大明星,大制作,营销成本更是捉襟见肘,这样一部电影在市场遇冷,似乎是一种必然。
即便影片自点映起便长期保持着豆瓣8.0的高分;即便影片已入围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即便朴树、史航等大V自来水以及各种电影大号纷纷奔走相告,呼吁大家支持《大三儿》,甚至包场让粉丝免费观看,这部电影的院线排片却依旧惨淡。 《大三儿》上映首日排片不足1%,寥寥无几的场次,不是在中午就是在深夜。上映一周有余,票房才刚满100万,对于现在动辄票房10亿的大片来说,几乎可说是微不足道。
这不是第一次口碑上佳的优质电影,因“小众”标签而遭遇院线排片机制的“扼杀”。
冯小刚曾为《我不是潘金莲》喊话王健林叫屈;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上映期间曾呼吁院线经理保留排片,“为大银幕留住《山河故人》”;王小帅也曾在微博发文“哭诉”《闯入者》遭受的不公待遇,感慨“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而作为小众中的小众,纪录片的大银幕之路更是罕有成功案例。
来自《我在故宫修文物》团队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首日排片仅有0.5% ;《百鸟朝凤》制作人方砺为了提升排片,甚至不惜在直播中下跪;因慰安妇题材而震惊全国的纪录片《二十二》,上映首日的拍片占比也仅有1.4%。 这些耗时数年、殚精竭虑拍摄采访、从几百小时的素材中整理出的珍贵影像,难道真的不值得一看?难道纪录片就只能通过小小的笔记本屏幕与观众产生联结?
我觉得不然,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曾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如果历史曾教给过我们任何东西,那就是我们应该给予历史足够的尊重。
院线经理的苦衷,我懂。
小影院只有3-4个厅,同期有30-40部电影上映,必然有一些电影要“被牺牲”;面对平均上座率远高于小众电影的商业大片,也很难下得去狠心。
观众的选择,我也明白。
人们口中的好片,谁不想看,但无奈排片少,地方远;况且生活已经如此艰难,进影院本来也只想放松放松,何苦为难自己。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也没有非看不可的电影,就像这一辈子,也不是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但这样的市场选择,却势必会让那些真心实意拍好电影的人心灰意冷,就像导演佟晟嘉所说,观众和市场是相互成就的。 如果“不祸害人的”不能得到嘉奖,那还有什么理想可言,还有谁会花费人生中宝贵的四年的时间,呈现平淡生活的希望之光? 上映第10天,《大三儿》排片已低至0.2%。
有些电影,再不看,就真的没机会了。 -end- |
GMT+8, 2025-1-15 23:47 , Processed in 0.08290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