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亲生子,一般要摆喜宴。 中国各地,大凡如此。然而,我的家乡若人家生小孩儿了,待“米面客”,需吃面条的。当然,娶亲则要大摆筵席。 个中缘由,大概要由民俗家们考证一番了,于我,则是喜欢吃酒席的,一年四季,多的是嫁女娶亲的好日子,自然乡下便有得是喜宴吃。 大约早一两个月,寨子里谁家要娶亲的消息便风传开。 人们往地里做活或下河边洗衣,太阳正嫩着,碰见面了,常常笑着脸问答—— “嗳,老七婆!梅英家的小子,下月要娶亲哩。知道不?” “早知道啦,听说媳妇娘家是大户耶,可有钱哩!” “你这货,心眼儿里只有钱呢。” “你心眼儿里没钱?那你闺女出门甭向人家刘柱要彩礼。” 一句话,障得那人脸红了。路过的人听到,哄然笑了,指着她俩道:“都别说啦!谁不知你们俩,一个是‘铁公鸡”,一个是“老整一’,谁也别笑话谁!”说罢,笑着,个个散开,余几只小鸟在寂静透明的空气中叽叽喳喳,来回穿梭。 娶亲的人家,早几天便开始忙活。 又是央人盘煤火、蒸蒸馍,杀猪、宰鸡,又是借碗碟、拉桌椅、摆板凳,还一趟一趟骑着三轮车往县城集市买酒买菜买大鱼。一应准备齐全,帐篷便张开。然后,去请来三里五村有名的厨子,厨子吸罢一支烟,白炊裙一系,便进篷子内炸肉丸子、出油豆腐,这婚期也就到了。 乡下娶亲待客吃酒席,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 他们大的扯小的,笑着,在院子外边的空地上玩要。大人们则已经被让进院内,主客还要被请进堂屋围八仙桌子坐定了,吸烟、喝茶、说闲话。院里院外,妇女们一桌,男人们一桌,错错落落排布开来,少则八九桌,多有一二十桌的。乡下筵席,多在午后一二点时才开始。女人们题开身子,围小方桌子坐着,嗑瓜子、嚼糖块儿,说着东家长李家短;男人们则吸烟。天,是很好,净到发蓝的空气里飘散着酒菜香与烟雾。墙外的孩子们,忽然跑这边,忽然跑那边,你追我往的,无非是抢花炮和彩气球。这时候,远客陆续来定,就眼见着几个传菜的青年小伙,手托托盘,来回穿梭,在各个桌子上布菜。先是八个凉菜,四荤四素,依次摆好; 男桌上放两瓶宝丰大曲,女桌上置几瓶银梅口乐;孩子们也从各处跑来,依次坐在各自母亲身边。“开始吧——”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就笑着动筷子。 男人们需要猜枚的,有人用“一七枚”,有人用“六0炮”,有人“四十枚”,但绝不许喊“老五魁”的。一时间,手指乱挥,枚声震天。女人们则是吃。她们或将“银梅”口乐倒进杯子,喝一口、再吃一口菜,或一边吃一边回头瞅瞅热火朝天猜枚的丈夫,嘟哝一句:“八辈子没见过酒啦,就不能少喝点!”更多的女人,则是往坐自己身边的孩子跟前儿到菜,一边到,一边低头哄孩子多吃点儿。而孩子们却爱喝口乐,一杯接一杯,肚子早喝饱了,还惦记着玩,再也不肯老实坐着吃菜。母亲们管不住,这些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又跑到院子外边空地上,嗷嗷叫着,玩“斗鸡”去了。 大日头,倏忽偏西。 桌子上的凉菜大多吃净。男人们个个喝得脸膛红红,烟抽得更猛,说话声音更大,笑声愈发地野了;八九个酒瓶子,或倒或立,乱乱地堆满桌子边,烟头丢得满地。女人们说话声音更低,或者已经不说话了,只抿着嘴笑,或握着脸,看自家男人在那儿说醉话,听到自家男人喷自个儿有本事,就会一撇嘴,朝邻桌的女人道:“听他瞎喷吧,一年啦,挣的钱在哪儿呢!” “刘柱家的,你话不能这样说!你跟孩儿又是吃的又是穿的,钱从哪儿来?还不尽是人家刘柱挣的!”听的人,嘴一撇。那边醉醺醺的刘柱听到,猛抽一口烟,吐了,就哑哑笑着开腔:“嫂子,她是嫌你老弟我挣得不多哩。”那边的男人就劝他再猜枚、喝酒。他醉眼一杨,“咋?咱俩再猜,再猜几盘?”“三盘!”于是二人狂猜,枚声撼山振岳,吸引来许多邻桌的目光。这当儿,热菜便一盘一盘传过来,速度很快,也是八盘。墙外玩闹的孩子,纷纷乱乱的,跑进来或坐了或站着或依母亲怀里,掂起筷子吃热菜。八个热盘上毕,又是整鸡子、大鱼,又是揽锅菜、大白馒头。然而,客人们的肚子早是吃满凉菜热菜,再好的东西,吃一些,也就吃不下去。男桌上的枚声也稀,女桌上已经有妇女们开始站起来。天,醉醉黑下。这时,就听有人喊:“别走哇,喝碗鸡蛋汤呀。” ——然而,起身离席的人,早已是多了起来。 |
GMT+8, 2025-1-15 21:37 , Processed in 0.11953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