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津渡的岁月缓缓流过着长江的波澜,真的很像一首古老的诗歌,渡口曾是江南的关键胜地,大江和大运河在此交汇,历经风雨的洗礼,目睹了数不清的人的来来往往。可是呢,从清代同治年间起,长江泓道北移,江水渐渐将这座古渡拱手让给淤沙。渡口的周边,曾是渡船来往的喧嚣,现在呢却已被淤沙掩埋,渡口码头沉入地下。考古学家们历经多年的辛勤寻觅,终在在西津渡街区的土地上找见了码头的踪迹,小码头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却也带给我们了很多疑问。这一古老的码头,好像是是一本尘封的历史篇章,等待我们去揭开它的秘密。昭关石塔,作为西津渡的地标性建筑,是时间的目睹者,矗立在这片土地已有七百年之久。
它是我国唯一完整印痕在世的过街石塔,精美的纹饰和刻字贴合了雕塑和书法艺术,内涵深厚。石塔的选址和造景布满匠心,充满了着浓厚的历史气氛。通过考古、建筑和宗教等多个角度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这座古建筑的前世今生,还有它和西津渡寺观的历史渊源。镇江港曾经是千帆竞发的地方,每一天都有数千艘船只经过。可是呢,突发事件时,数百计的船只在老虎口遭遇了不测。蒋元鼐见此情景,怀揣着拯救之志,创办了江上救生机构,获得了镇江乡绅贤士的支持。
这一救生机构拯救了数不清的人的生命,蒋宗海继承了家族遗愿,继续传承着这份责任。从太平天国到红船的沧桑,蒋宝也承担着再一次建设救生会的责任,打造了九只救生红船。他面对强劲的外部势力,却丝毫都没有退缩,保住了京口救生会。现在呢,镇江水上搜救志愿者办事总队将继续这段航程,延续这份责任。在古老的西津渡,一本铜版画册以东方古国中国为题材在欧洲流传,画家托马斯·阿罗姆生动地描绘了清帝国的社会图画,镇江的城市景致也在画中开放,帆影绰绰、楼船竞渡,像诗歌、似画卷。清末民初,西津渡曾是西方人的租界,古街周边成了西方文化的移植地,他们兴建的西洋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带给我们了别致的事物,如舞会、沙龙、猎场等。
这里,中西文化在古老的街巷中交融,历史的印象印痕在每一块石头上。西津渡,曾是沧海一粟的渡口,现在呢在时光的长河中,它的故事被诉说,历史的线索渐次浮现,让人不经意间沉醉在那悠远的时光之中。
~~~~~~~~~~~~~~~~~~~~~~~~~~~~~~~~~
CCTV央视纪录片《西津渡》完整版高清下载
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