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1894年,一首《长恨歌》在东亚上演,舞台是英国商船高升号,一艘百年前的时光之舟,它在历史的川流不息中,被大清国租用向朝鲜运兵,可是呢,在半途之中,被日本海军击沉,这一悲剧曾经震惊整个世界。高升号,那曾是英伦之傲、国旗飘扬的船,却成了悲歌中的主角。它的沉没,不只引爆了甲午战争的烽火,更点燃了一场国际官司和外交大战。这一场纷争,它牵动着东西方大国的心扉,那一年,世界的格局开始变幻,而大清国,自此,开始了衰落之途。高升号,是怎样沉没的?日本,为什么将它击沉?那时,东北亚的国际关系怎么样交汇?近年的史料之光,如夜幕般揭开了这一谜团,我们大家重回那一时光,再一次谛视甲午之战,懂得温故而知新。在夏天,1894年,中日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内乱中交战,两国对峙。
清军统帅叶志超,急电李鸿章,乞求增援。李鸿章,智者,决定租用英国商船,向朝鲜运兵,此时,中日战火即将燃起,英国人,虽然同情大清,却不肯踏入这战局。李鸿章,又将怎么样游刃有余地说服英国协助?继而,1894年7月,丰岛战役爆发,高升号不慎闯入战场,成了日本战舰的猎物。高升号,坚决拒绝日本军舰的劫持,英籍船长和日本人交涉,但无果。日舰的炮声,如雷霆之怒,800多位中国士兵、600吨银锭、十数门火炮和众多弹药,全都沉入大海的怀抱。中国士兵和外国船员,坠入海中,有人竟向这些求生者射击,子弹的来历,一直笼罩在谜雾之中。
英国国旗高升号,航向朝鲜运兵之路,却在半途,卷入中日丰岛海战,被日本战舰摧毁,这一悲剧震惊着中英两国,也震惊了世界的史书,这不简单只是点燃了甲午之战的战火,更引起了国际官司的海浪和潮水。和此和此同时呢,中日两国展现对西方的外交大战,高升号沉没成了一场罗生门。英国寻机报复日本,而李鸿章也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和英国建立联盟,共同对抗日本,他积极和英国接触,但最后,英国政府未赴战。100多年前的1894年,满载清兵的高升号沉没,引起了中、英、日三国之间的国际官司和外交大战,英国,是其中的关键角色。高升号事件初期,英国舆论和军方,一边倒地支持大清国,谴责日本。这其中,除了因为中英同是受害者,还有更加深刻的原因,那就是当年英国在东亚的政策。
这个长恨歌,不单纯只是一段历史,它布满了情感,是世界大国之间的情感,是国际政治的情感,是一个时期的情感,就好像那首古老的《长恨歌》中唱出的,情深深雨蒙蒙。而今,我们透过时间的雾霭,再度感悟这段历史,为那一时的情感深情而感动。
~~~~~~~~~~~~~~~~~~~~~~~~~~~~~~~~~
CCTV央视纪录片《长恨歌--高升号事件揭秘》完整版高清下载
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