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logy,汉学,世界各国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日本在14世纪开始形成汉学,距今已有700年;利玛窦于1582年入华,他所象征的欧洲传教士汉学亦有400余年;1741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院诞生了第一位汉学教授,代表东正教文明的汉学已近300年;从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开始,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经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将汉学扩展为全方位中国研究的美国中国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也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央视纪录片《纽带》
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纽带》聚焦跨文明对话的纽带——汉学,追述、演绎跨文明的交流史。
地球是圆的,这是近代化以来人类才逐渐认清的事实。在此之前,世界,曾经是一个个各自独立的文明体。随着跨文明交流的深入,世界,才真正成为世界。而其它文明体与中国之间对话的纽带,就是汉学或中国学。
第一集 诞生 当西方遇见东方
以罗明坚、利玛窦等来华传教士撰写的笔信札记和翻译的儒家经典被带回欧洲的两次传播为线索,着重讲述十六、十七世纪早期来华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尤其是他们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并将儒学典籍西译外传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集 用一盏灯 点亮另一盏灯
早期随传教士赴欧洲的中国人,当时受到在华传教士影响,已然皈依基督教;同时他们自幼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国典籍的熏陶,所以对启蒙运动时期的汉学家以及思想家深入了解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集 抽刀断水水更流
18世纪末,伴随着西方的逐渐强大,中国开始被西方描述为停滞的帝国。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学开始真正成型,并进入学院。从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汉学教授起,之后欧洲各国都陆续都开始了职业汉学研究,使得汉学走上了正规,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汉学家。
第四集 抢回去的学问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全世界的学者与探险家可以自由地前往中国领土从事考察。许多汉学家同时也是探险家。毫无疑问,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是文物大盗,但当他们将中国的宝贝不择手段地拿回去之后,他们又是当之无愧的专家甚至是文化传播者。
第五集 双头鹰 凝视着东方和西方
作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俄罗斯一面注视着西方,一面又紧密注视着东方。本集通过俄罗斯一代又一代汉学家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研究,展现俄罗斯汉学在三百年漫漫发展道路上,逐步摆脱西方汉学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汉学,独树一帜于国际汉学领域的轨迹。
第六集 尽天命 以成人事
日本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发展历程,对今天的中国而言,也可能更有现实意义,因日本曾经有过一千多年吸收华夏文明的过程。甲午海战之后,日本的汉学家将目光投向中国。很难说他们研究中国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解剖中国,还是为了界定自己。
第七集 中国学 别开生面
美国汉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传教士汉学研究。与欧洲汉学相比,美国中国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后来居上。二战以后,在费正清等人的开创下,美国中国学逐步脱离欧洲汉学传统,演变为以历史研究、政治研究、经济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当代中国的研究。
第八集 守望 文化的基因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文明遭受空前的危机,西方的有识之士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东方,希望从东方的古老智慧宝库中,挖掘出能够救治现代疾病的药方。痴迷中国的汉学家们一批又一批地来到中国。
================
资料暂存区,资源正在更新。
请使用搜索功能,查找本站替代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