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尘飘扬的春天,北京的天空好像是总是笼罩在一层沉重的灰烟之下,好像是是上天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考验。那些漂浮在城市上空的粉尘颗粒,不简单只是让人窒息,而且还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有一位名叫韩同林的科学家,用坚毅的意志和无穷的耐心,对那些降尘样品进行了分析。他不愧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者,竟然从这些样本中提取出了数量庞大的可溶性盐成分,讲述了一个深埋在北京以北的干盐湖的存在,那就是查干淖尔。而就在时间,一位名叫郑柏峪的环保志愿者,默默地投身到了治理这片干涸的盐湖的工作中,已经有十多个春秋了。他的心怀对家园的热爱,将他带到了这片盐碱大地,开始了一场有关拯救自然、拯救生命的壮美征程。
查干淖尔,距离北京七百多千米,曾是一片干盐湖,可是呢在2002年,它彻底干涸,湖盆的土壤里泛出很多很多的盐碱粉尘,威胁着北京的空气质量。郑柏峪和一群志同道合者,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拯救之路。他们在湖盆里,播种了一种名叫碱蓬的耐盐碱植物,真的很像艺术家在画布上点缀生命的色彩。试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在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一壮美的自然治理工程,在2008年获得了韩国生态和平亚洲的支持,由朴祥镐带头,开始了规模更加宏大的治理。到了2012年,查干淖尔的盐碱粉尘问题得以有效治理,2/3的面积已经被绿色的碱蓬所覆盖,好像是大地在微笑着感谢这些坚守者的呵护。
每一天的清晨,湖边的渔民为了生计,踏着清风,去往湖里捕鱼,可是呢,湖水水位的不间断下降,让他们的收获变得稀疏。盐碱粉尘的席卷,不简单只是威胁了渔民的生计,还对附近牧民的羊羔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郑柏峪,心怀担忧,再次开始了查干淖尔的土地,去关心重视那些已经洒在土壤中的碱蓬种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命真的很像一缕微弱的光芒,需要关怀和呵护,使用开放出美丽的花朵。郑柏峪的坚持和努力,而且还不孤独。通过广播,他向世界述说着查干淖尔的治理故事,这个信息穿越了国界,触动了韩国生态和平亚洲驻中国代表朴祥镐。
朴祥镐主动寻找郑柏峪,提出将韩国大学生的活动放到查干淖尔,郑柏峪一口答应,因为这个地方需要更加多的帮助和呵护。三天的体验活动,朴祥镐和他带给我们的大学生们,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目睹了自然的奇迹,感觉出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这是一场拯救的旅行,一个传奇的故事,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的旅行。查干淖尔,曾经是干涸的湖泊,现在呢变成了绿色的花园,这是环保者们的心血,同时还是自然的馈赠。它们一起演绎出一幕幕相当让人感动的画面,我们大家深切感觉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力量。
~~~~~~~~~~~~~~~~~~~~~~~~~~~~~~~~~
CCTV央视纪录片《拯救查干淖尔》完整版高清下载
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