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生活的巅峰时间,不简单只是是传统节日,而且还是情感的涌动,是人和人之间心里面的相拥。每一年,我们在等待中,秋意悄咪咪的褪去,那冬寒里的美味食材悄咪咪的蜕变,就真的很像我们在盼望着春节的到来,漫长的等待,终将化为一席大餐,成给我们传达家庭、友情,乃至故乡情感的载体。在东北之地,当白雪覆盖土地的最后时间降临,就是猫冬之人,开始了春节的忙碌。他们的年货,都是那故乡土地的馈赠,一年之中,他们采摘春日野菜的香醇,捕捞盛夏江河的鱼鲜,秋天收获山海的富饶,寒冬里品味森林奇珍。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在春节中展现自然的积蓄,分享这片大地的丰盈,将幸福带到新的一年。春节,给了人们更加多时间表达一年来的情感积蓄。
母亲在炉上小火慢煮食物,父亲独自在海港等待,厨房中充斥着灶香和白叟吟唱的曲调,每个生活细节都充满了着深思和感伤。田地,是世代农人的命根,春节是庆典,取材自然。吉林蛟河市黄松甸镇的护林员,春节前辛勤工作,这里以出产东北黑木耳而举世闻名,每家都种植木耳。白河镇的老周,在自家土地种植蓝莓,埋藏着结满果实的蓝莓枝,待春节归来。中国人珍视字纸,红纸上的黑字,好像是呼喊神灵祝福,每一门手艺背后都有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手艺人传承着家族和民族的故事,传承着手工技艺的方法。
东北人喜欢用年画、窗花迎新年。年画,是一种中国画,起源在古代门神画,是汉族民间艺术其中的一个,同时还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其中的一个。家,是每个人向往的地方,春节让人带着乡愁和牵挂回家团圆。年夜饭布满家的味道,对待食材和菜品的选择,标准,回归传统。每道年菜,都充满了着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对味道的追寻、对故人的怀念。从鸭绿江畔的冷水鱼、蒙古族的大块头手把肉、大兴安岭的散养野猪、额尔古纳的俄式菜品,再到珲春大板蟹,那些熟悉而遥远的味觉记忆,伴跟随我们从童年到晚年。
尽管习俗可能有所变动,但时间的流逝和规矩仍在延续。在冬去春来的自然时节里,团圆,就是和记忆、成长、离开和归来相关的故乡的味道。
~~~~~~~~~~~~~~~~~~~~~~~~~~~~~~~~~
纪录片《过年》第二季_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_央视网(cctv.com)
下载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