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明宫》解说词全文完整版 第六集,凤凰涅盘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大唐建立,定都长安城。在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帝国逐渐走向鼎盛。在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营建了新皇宫——大明宫。大明宫中的唐高宗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大唐的势力开始越过葱岭。唐高宗之后,一代女皇武则天接掌了帝国的大权。在她的统治下,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唐开始走向辉煌。公元七百一十二年,唐玄宗登上帝位。经过一百年的积 累,大唐终于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无 比辉煌的开元盛世仅仅持续了几十年。 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自此走向衰退。公元七百六十二年四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孤独中死去。一年之后,持续了整整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了帷幕。盛世已成过眼云烟,凄风苦雨笼罩着整个帝国,但是,帝国的噩梦并没就此结束,大唐的江山在风雨中飘摇。 安史之乱以后, 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大明宫依旧雄伟壮丽,但是,皇帝的心情与以前相比,却大为不同。安禄山虽然消失了,但藩镇割据却愈演愈烈,大唐立国初期,帝国的权力集 于朝廷,从唐玄宗后期开始,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大,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势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坐大,藩镇的长官节度使飞扬跋扈,眼中根本没有朝廷 公元 805 年,李纯登基,他就是大唐的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礼节性的朝会之后,唐宪宗留下自己最信任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元度。年轻的皇帝满怀激情,渴望恢复祖先的荣光。唐宪宗继位后,大明宫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宫殿,开始影响帝国的命运。这就是延英殿。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殿。 唐宪宗时期,延英殿开始代替宣政殿,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能够在延英殿与皇帝讨论国事,被大臣们视为一种荣誉。“藩镇藐视朝廷,割据一方。长此以往,社稷不堪设想啊。唉!大唐衰落到如此地步,朕愧对于祖先呐。”“二位放心,朕已下定决心铲除那些目无纲纪的藩镇。”武元衡和裴元度力主打击藩镇,唐宪宗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彻底铲除那些肆意妄为的节度使。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变革即将引来一场杀身之祸。 公元八百一十五年的夏天,阴雨连绵。非同寻常的寂静,似乎酝酿着不祥的变故。 六月三日的黎明,宰相武元衡像往日一样走出家门,前往大明宫。灾难就在这时候降临了。藩镇派出的刺客暗杀了宰相武元衡之后,从容撤退。恐怖气愤笼罩着长安城,通向大明宫的上朝之路空空荡荡。暗杀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朝野,帝国的官员心怀忧惧,躲在家中不敢上朝。大明宫一片死寂。“为何还没人来上朝?”史书记载,兵部的一名官员向皇帝哭诉:“宰相被人杀害, 凶手却逍遥法外,实在是亘古未有啊。” 这是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天大案。延英殿中的唐宪宗孤独一人,悲痛欲绝。在大明宫的北部,有一座壮观的道教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宗教建筑,它坐落在一个十四米高的大台上。由平地筑起这样大型的高台,在高台上修建宫室,这是大明宫中唯一的一处。自大唐建立以来,道教就被尊为大唐的国教。终唐一世,李氏皇族大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唐宪宗李纯也不例外。 变革之路充满了艰辛,在惨痛的现实面前,复兴大唐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晚年的唐宪宗沉迷于道教,开始追求长生不老。理想逐渐远去,道教追求的神仙境界,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根据唐代的史料推断,唐宪宗由于大量服食道士的丹药,最终中毒而亡。明月初升,壮观的三清殿也无法掩盖大唐的凄凉。安史之乱以后,除了跋扈的藩镇,宦官也逐渐成为大唐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唐玄宗之前,宦官的地位很低。自唐玄宗以来,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开始越权,逐步跟涉朝政。公元八百三十五年,迫不得已的皇帝制定了废除宦官的计划。但是,计划却被人泄露了。宦官开始报复,屠杀降临大明宫。在宦官的指使下,五百名禁军闯入宣政殿西边的中书省。逢人即杀,六百多人死于非命。丧心病狂的宦官命人关闭了大明宫的宫门,又有一千多人被杀。更多的人随后被牵连致死这。就是大唐历史上令人发指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以后,官员空位,大唐的朝纲形同虚设。大明宫空空荡荡。在延英殿的西边,是宦官工作的内侍省。中唐以后,内侍省的宦官不仅掌管着皇家禁军,而且经常把持朝政。他们不仅可以废立皇帝,就连皇帝的性命也控制在他们手里。在大唐的历史上,至少有三位皇帝被宦官杀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点光芒。公元八百七十五年,还未成年的李俨即位,这就是唐僖宗。李俨热衷于蹴鞠和马球,视娱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大明宫,十多岁的少年皇帝为了练习蹴鞠的技艺,经常废寝忘食。在李俨的心目中,帝国事务是别人的事情,跟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李俨不知道的是,帝国的大厦即将倒塌。 就在这一年,山东人黄巢起义。对于大唐帝国而言,这将是一场灭顶的灾难。在大明宫太液池的东南岸,有一座广阔的庭院清思院。史书记载,清思殿曾安装了铜镜三千片,耗费了十万黄金和白金箔。帝国朝不保夕,但大明宫中的宫殿却越来越豪华。在清思殿的殿前,有一处宽阔的马球场。对于嗜好击打马球的唐僖宗而言,这里是一处理想的玩乐之地。公元八百八十年,当黄巢的起义军向长安挺进的时候,唐僖宗正在清思殿主持一场耸人听闻的赌局。四名高级官员即将外放,每个人都想去富庶的地方任职,唐僖宗决定,用马球比赛的方式决定优先选择权。第一个击球进洞的人,将去最富庶的地方任职。这就是大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在中国历史上,用这样的方式任用官吏,确实闻所未闻。 唐僖宗喜好好球,由于皇帝的偏好,很多不学无术之人,因球技高超而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曾经成就了大唐基业的科举制度早已败落,帝国的官僚体系已经是千疮百孔。公元八百八十年繁荣冬天,黄巢的军队攻占潼关。长安已近在咫尺。在心腹宦官的挟持下,年轻的皇帝离开大明宫,逃出了长安城。像一百二十年前的唐玄宗一样,唐僖宗也是一路向西,流亡蜀地。皇帝逃走之后,长安城一片大乱。军队及百姓争先恐后,闯入皇家府库。大明宫又一次陷入血雨腥风当中。公元八百八十年十二月初五,唐僖宗逃走的当天,黄巢的军队兵不血刃进入长安。铁甲骑兵行如流水,络绎不绝。黄巢年轻的时候,曾经来过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虽然没有结果,但长安的繁华给黄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巢写过这样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暴露出的,不仅是一个人对权力的向往,还有对一个城市的渴望。对于黄巢而言,长安是繁华的象征。长安城中的大明宫,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数年的战争,曾经的秀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公元八百八十一年年初,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大赦天下。但是,黄巢无法阻止农民军的大肆抢劫。曾经高不可攀的都城,如今就在他们的掌握当中。连续几天,农民军洗劫了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诗人韦庄亲眼目睹了农民军烧杀抢掠的暴行,也见证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过程。在现存最长的一首唐诗《秦妇吟》中,韦庄写道:“华轩绣觳皆消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公元八百八十三年夏天,当黄巢退出长安时,官军又涌入城内。争货相攻, 纵火焚烧。宫室里坊,十焚六七。在这次战乱中,大明宫的损坏最为惨重。包括含元殿和麟德殿在内,大明宫中的大多数宫殿被摧毁。公元八百八十五年,黄巢兵败,唐僖宗终于返回长安。屡遭蹂躏的大明宫再也无法居住,唐僖宗只能迁入太极宫。大明宫就此结束了大唐权力中枢的历史使命。 从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二百二十二年。日落大明宫,大唐国运将尽。作为大唐的中枢,大明宫的命运和大唐帝国的 命运是仅仅相连的。唐长安城数次沦陷,大明宫也屡遭灾难。公元九世纪即将过去,在十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大唐帝国走向了尾声。公元九百零四年,一个叫朱温的军阀彻底摧毁了长安的宫殿和民房,挟持大唐的末代皇帝迁都洛阳。一同迁移的还有长安的居民。长安城被毁,大明宫彻底沦为废墟。这个曾经包容万千的城市,已经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不知道秩序和道德为何物了。这个盛名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城市。 在历经了千万杀戮后,再也没有成为京都的可能。公元九百零七年,大唐帝国灭亡,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目睹了这个大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大明宫毁灭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宫殿,再也没有过一个朝代在长安建都。中国文化的中心从此东移。公元一九五七年,在大明宫毁灭之后一千零五十年,考古人员走向了古城西安北部的一处废墟。残砖碎瓦被不断运走,淹没已久的文物陆续暴露在阳光下。沉睡千年的秘密被一步步地揭开。然而这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满目疮痍的废墟,就是昔日的大明宫,大唐的皇宫。岁月的年轮已湮没了历史的痕迹,但是,时间抹不掉的是曾经筑就的荣耀。 或许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味大明宫曾经的辉煌,我们可以感受到魂牵梦萦的大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大唐那样,留给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没有一座城市像长安那样,铭刻着中国人最为绚烂的记忆;没有一座宫殿像大明宫那样,寄托着中国人永远的向往。大明宫,中华文明在巅峰时期永不磨灭的记忆。 前世风雨,后世尘颜,亭台宫阙,都成残垣。繁华落尽,王侯长眠,谁的功过,万世流传。世间蔓延,万代千年,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我站在人间,看浮云变幻,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岁月流动,历尽沧桑,昨日辉煌,今在何方?我思我想,亦歌亦狂,才闻欢笑,又见泪光。时间蔓延,万代千年,岁月走不完,朝代流转。我站在人世间,数着兴衰的循环,多想长生不老,再看江山。 金碧辉煌,羽衣霓裳;人间天上,唯你无双;耀眼光芒,无尽惆怅。萦绕着每颗心,梦回大唐。 |
GMT+8, 2025-1-15 19:57 , Processed in 0.20062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