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剪辑的发展历史 电影从1895年诞生,时至今日,电影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语言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电影剪辑方面所经历的变化则是这场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但是与其他技艺的发展一样,剪辑也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一般来说,剪辑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无剪辑与无意识剪辑和自觉剪辑与剪辑的理论化这两大时期,下面我们就以这两大时期为重点,进行一个较为明晰的梳理与总结。
电影的无剪辑与无意识剪辑时期。在电影诞生后的早期阶段,电影在剪辑方面的演变不大。从现存的影像资料来看,在这个阶段的电影作品根本没有认识到剪辑的艺术特性。早期的电影特别是卢米埃尔的影片并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主流电影那样,而是时长多为几秒钟一个的镜头的相互组接,早期的电影通常是对拍摄对象持续不间断的长时间的记录式拍摄,一场电影就是一个镜头。电影始祖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短片,用我们今天的电影观念来看,其实就是对拍摄对象所进行的持续不间断的单纯的记录。具体来说,世界上第一部影片《火车进站》表现的是对一辆火车所进行的由远及近的定镜拍摄,这部记录式短片中无镜头运动、无景别变化,无镜头的组接,整部影片一镜到底,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剪辑”。而随后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婴儿喝汤》等一系列影片,也都是一镜到底对拍摄对象所进行的记录。电影中最早出现剪辑的是乔治·梅里埃的《贵妇失踪》,在这部影片中,由于梅里埃在拍摄时无意识的停机再拍,在客观上成为了影史上第一个把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的案例。其后梅里埃在他的《月球旅行记》、《浮士德》等一系列影片中均运用了组接镜头的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时梅里埃对剪辑的使用是不自觉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梅里关只是将剪辑作为连接电影镜头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意识到镜头剪辑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其后能特的一些作品,如《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则进一步发展了电影的剪辑手法,将分散的场与场的镜头相连接以形成一部影片,虽然这些影片有剪辑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纵观这一时期,电影的剪辑艺术特性还没有被意识到,对剪辑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剪辑的自觉期与理论期。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电影人对电影艺术的不懈探索,格里非斯无疑是其中的典型。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创造性使用了平行蒙太奇,成就了影史上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使电影片变得紧张动人。1911年之后他有意识地将原来电影的一场一镜,细分为一场中的不同镜头,真正使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小单位,使蒙太奇(剪辑)成为电影的基本语言。在电影剪辑的自觉运用方面,格里非斯的作用是值得被充分肯定的,而将电影剪辑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则要数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的贡献最大。
20世纪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一系列电影的理论和作品的问世,标志着电影剪辑进入了理论化的阶段。下面将简单阐述蒙太奇学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关于电影剪辑的理论,普多夫金在电影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以“叙事蒙太奇”为核心的蒙太奇理论,他认为蒙太奇是将镜头组接起来达到叙事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他又将蒙太奇分为结构性蒙太奇和感染性蒙太奇。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在第一阶段他提出了著名的“杂要蒙太奇理论”,即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而且是离开现实的结构与情节场面起作用的)感染手段(杂要)自由组接起来,但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达到一定的最终主题效果。第二阶段他提出了在杂要蒙太奇之上的“理性蒙太奇”,讲求用简洁的图像表述抽象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冲突蒙太奇”就是通过两个镜头组接后产生大于两者各自意义的镜头组接理论。第三阶段提出了意在探讨有声电影的画面与声音关系的“垂直蒙太奇”。简单来说普多夫金的理论强调蒙太奇的叙事功能,把蒙太奇作为叙述剧情的手段: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则更强调蒙太奇的修辞功能,将蒙太奇作为一种表达抽象思维的手段。
正是通过格里非斯、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的努力,电影在剪辑方面终于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关学体系,为以后的电影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导演,要想在电影后期的剪辑方面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上述理论的了解和学习显然是有必要的。 |
GMT+8, 2025-1-15 23:25 , Processed in 0.11864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