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数字电影特效的发展经过 计算机进入电影制作领域,是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为电影制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对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一开始并不是体现在其对影视后期制作的巨大帮助,相反它首先体现在电影拍摄阶段其对摄影器材的精确控制。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率先将计算机应用于电影创作,创新性地使用了运动控制系统,这使得影片在后期特效合成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大大提高。计算机不仅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其在影视后期制作领域发挥着更加巨大的功效,在后期制作领域计算机除了对已经拍摄到的影像进行各种处理,它还直接参与实拍无法获得的各种影像的创建或处理,具体来说包括通过计算机对影像进行生成、处理、合成三大方面。
计算机生成影像是指通过计算机的运算而非实拍非手绘的方式直接获得影像,这种成像主要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电脑成像(简称CGl)技术这两大方式获得。反过来讲,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无法获得的影像我们现在广泛地依靠此种技术来获取。“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约翰·怀特尼在信息国际公司(IⅢ)工作,研制了高分辨率扫描仪和图像处理设备。其后怀特尼和蒂姆斯组成了电影集团,开始为电影人提供计算机生成影像,将该技术用到电影制作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电脑进入影视制作领域之前,动画片中影像的生成基本上依靠手绘的方式来完成,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我们可以摆脱手工绘制,直接通过计算机的运算来获得可运动的画面。计算机成像技术除了在动画片中广泛运用,在科幻片、奇幻片中的运用也很广泛。在《X战警·逆转未来》出现的威力强大的机器人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影像生成技术而获得的,如果说在计算机影像生成技术尚未发明之前,类似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机器人的各种影像在现实中难以通过实拍获得,必须依靠各种模型或者机械装置来代替的话,那么计算机影像生成技术无论在影像的逼真性、动作的连贯性以及影像器官动作的展现方面的确可以远远超过前一种方式。
再比如魔幻片《提妖记》中的各种妖怪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小妖怪“胡巴”的可爱形象就是通过计算机影像生成技术来获得的。如果说像杰米吉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阿甘正传》以及杰克逊的《指环王》等这类影片还是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来实现导演未能通过实拍而获得的影像,那么像乔治·卡梅降的《阿凡达》则基本上完全倚重数字技术,除了极少数的真人表演和实拍外,我们看到的影像都是通过数字成像和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的,试想一下,潘多拉星球这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实体和身高近3米的纳威外星人,以及数不清的奇珍异兽,如果导演不借助于后期数字技术的帮助,仅仅靠现实中的实景拍摄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阿凡达》这类电影的出现意味着电影的后期处理在电影的影像创造方面所占的比重大幅增加,影像的获得由原先的实拍这种单一的来源,变为实拍与后期并重,甚至电影的后期数字成像技术大有超越实拍之势。
计算机技术对影像的处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实拍或计算机生成的影像的再次处理。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基于对胶片的处理而实现各种影像效果,还可以实现通过传统方式而无法获得的效果。实拍难以获得的一些画面通过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同样可以实现。比如在影视拍摄过程中投资巨大的战争场面,大量战争人员的调配使用通常都是导演头疼的问题,而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拍摄有大量战争人员的场面时,导演通常只是拍摄战争队伍中前面一部分人员,在后期制作时,工作人员将拍摄到的战争人员的影像复制并加以改动,填充进画面空白处,从而使得画面中的战争队伍显得庞大;再如,历史片想要重现古代宫殿,通常画面的前景是通过搭建宫发部分模型实拍获得的,背景则是通过已有的宫殿图像通过各种计算机处理使其显得立体化,粘贴到画面中宫股的远景部分。
“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合成技术而言,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中,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源素材(包括实拍的画面和计算机创造的画面)混合成单一复合图像的处理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CG技术迅速发展,至90年代CG技术在计算机特效中已经得到全面应用。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电影在不同程度上都使用了这种数字成像技术。例如,在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轻柔的羽毛从天而降,汉克斯扮演的阿甘与肯尼迪总统的握手等镜头都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而成的,这个镜头的制作首先从肯尼迪总统纪录片胶片中选出合适的片段,把肯尼迪总统的影像通过计算机技术报下来;然后重新拍摄有陪衬人员的镜头:最后汤姆·汉克斯扮演的阿甘站在蓝幕前作握手状,通过合成技术将这三幅面面合成为一个镜头。
现在的电影制作过程中实拍与后期特效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得到普及运用。比如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奇幻而又神秘的浮岛,就是取材于台湾层丁地区的白榕树园的部分实景与后期数字影像技术相融合的结果。再如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中赛德克族群在台湾高山密林中穿行的画面,就是演员在摄影棚的线幕前拍摄,然后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将在摄影棚内实景拍到的影像与取材于山林中的影像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创造出来的。彼得·杰克逊指导的《指环王》系列影片则更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电影制作的范例,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特效的使用,试问有哪一个导演能创造出一个气势磅确的神话世界,以及形象各异的魔怪。
电影的后期特效对于导演的创作和电影的整体呈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行后期特效处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获得通过实际拍摄无法获得的效果。后期特效的制作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都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小到对电影画面校色,大到创造虚拟影像,这一切都需倚重于强大的后期特效。
电影将人们头脑中的奇异幻想变为可见的影像,而这梦幻影像的制造者就是导演,导演通过视听手段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现实,但是在多数时候导演受资金、时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基于单纯的实景拍摄很难把自己头脑中构思的视听形象和效果变为影像,在这时导演就不得不借助特殊手段。
从一开始只是对胶片简单的处理,逐步演变为今天依靠计算机数字技术制造影管奇观,其每一步的发展推动力都来自于对电影视听形象和效果的追求。今天的特效对于导演的电影创作所起到的作用达到了新的高度,特效一方面将导演在实际拍摄过程无法获得的影像和效果变为现实,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资金,而且加快了电影的创作进度:另一方面作用巨大的特效更加激发了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构思,为导演的想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GMT+8, 2025-1-15 23:42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