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电影历史上的发展和使用 虽然艺术电影导演对声音的使用非常节制,但他们却大大地发挥了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价值作用。不得不说,彩色电影能够更强烈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欲望,风光海施的风景、光鲜亮丽的明星和光怪陆离的场景设置,毫无疑问地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求。一开始,好莱坞的商业导演们趋之若路,纷纷加入到彩色电影的行列,他们对色彩的细腻感受和灵活运用促成了一批经典彩色影片的面世,如《飘》、《斯巴达克斯》、《宾虚》、《埃及艳后》、《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西区故事》、《雨中曲》等。还有许多导演利用彩色中的不同色调来表现其影片的艺术效果,比如科波拉在《教父2》中用刺眼的明亮色调来表现迈克尔的今天,用柔和的灰黄色调来表现老科里奥的发家史,这样的对比区分不仅为影片叙事提供了时间线索,还流露出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最初,欧洲、亚洲的电影艺术大师们也担心彩色让观众分了心不再关注于剧情和人物心理刻画,普遍对彩色电影不太热情。比如,费里尼直到1965年才首次拍彩色片,黑泽明也是坚持到了1970年才拍了第一部彩色电影《没有季节的小墟》,不过他在发现了彩色的魅力之后,就再没拍过黑白片。而且,导演们在拍摄彩色电影时,大部分想到用彩色与黑白的对比来表达主题,比如罗斯托茨基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就试图用黑与白来表现战争与现实的残酷,而用明亮的彩色来表现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色彩的反差来引起观众憎恨战争、憧憬和平的共鸣。但是,发展到了今天,色彩已经被艺术导演们根据需要娴熟地使用,比如基耶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中,影片《蓝》几乎全片都是在蓝色基调中展开叙事的,张艺谋在《红高梁》中的红色隐喻和象征。 |
GMT+8, 2025-1-15 16:35 , Processed in 0.10566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