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概述 法国新浪潮电影就直接受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一批年轻人带着他们对电影艺术的理想,向没落的所谓“优质电影”的影片体制发出挑战。他们从电影的艺术性出发,提出了“作者电影”的主张,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特吕克把摄像机比作自来水笔,称“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形式。借助它,艺术家得以用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不管这思想是多么抽象,或者像当今的小说与散文一样表达他的欲望。所以我称这一新时代为摄影机——自来水笔的时代。”2“作者电影”的代表作品有特吕弗的《四百下》、戈达尔的《精疲力竭》等。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在美学风格上,他们向新现实主义的纪实美学致敬,主张即兴创作,通常采用低成本制作,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在表现方法上,他们多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和晃动镜头,使用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等音效,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在内容上,强调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在创作上强调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则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而闻名。 跟“作者电影”的美学观有所不同,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另一流派“左岸派”的美学观融合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他们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和高尔比的《长别离》。作品通常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相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影片充满了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以有限的个人视点取代无所不知的全知视点,以幻觉、脆想和内心独白来质疑我们身处其中的客观世界。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将“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交错展现。阿仑·雷乃在《广岛之恋》中就充分体现了“左岸派”电影的风格,他在影片中所采用的新颖奇特的叙事手法和电影语言,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交叉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文本。所以乔治·萨杜尔在《法国电影》一书中称:“《广岛之恋》达到了现实主义作品中最罕见的高峰,而且也许还标志着电影史上的转折点。” |
GMT+8, 2025-1-15 23:26 , Processed in 0.07274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