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该不该带有创作者感情色彩? 某些带有情感色彩题材的纪录片的拍摄,并不仅仅是记录,还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画面有了灵魂和生命。这样的状态,只有到了融入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情境当中,才有可能。当然,这种融入应该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真实感受和还原,并不是一种主观的随意性。这时的摄影机似乎是作者身体的一个部分,作者会用它去触摸、抚慰拍摄对象。河南电视台的《飞往天山的“候鸟”》试图全景式表现赴新疆摘棉的河南农民工的艰辛历程,这些被新疆当地人称为“拾花工”的人们所遭遇的喜怒哀乐,都被摄像机敏感地真实地记录下来,编导充满感情地在片中表现出了生活的原汁原味。 具体有三点。 (1)感情化就是指内容本身含有比较丰富的人性因素和感情色彩,或者能突出表现人性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题材。美国新闻学者麦克道格尔说:“所谓人类兴趣,或日人情,指的是人对自己同类的关心,其中包括对他人的苦难、不幸的同情,对友谊的渴望乃至对人类,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关注。” (2)需要强调的是感情化不等于只关注老弱病残,并不等于只关注悲苦。 (3)要拍出感动人的片子,编导自己要有一定的感情体验和创作冲动,否则很难拍出充满感情的好片子。感受最强烈的也就是编导自己最能被感动的或最想表现的。 |
GMT+8, 2025-1-29 02:50 , Processed in 0.1187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