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锡兰之歌》(song of Ceylon) 国别:英国 编导:巴锡尔·瑞特( Basil Wright) 片长:38分钟 时间:1937年8月15日首映 本片下载链接:https://www.xitongle.com/thread-270183-1-1.html 《锡兰之歌》是“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代表作品,学派的灵魂人物是约翰·格里尔逊。 1934年,锡兰茶叶宣传局出资,请格里尔逊制作了另一部纪录片电影史上的著名之作《锡兰之歌》,由巴锡尔·瑞特执导,是20世纪30年代最优美和最具形式感的实验影片之一。 影片记录了锡兰僧伽罗族人( Singhalese,斯里兰卡主要住民)的文化生活和宗教习俗,以及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他们的生活和习俗的影响。这部纪录片分为四个部分,导演赋予每个段落一个篇名,篇名里喻示了一个导演的切入点,也揭开了阅读僧伽罗族人的方式。不同于以往所见到的关于异国风情的影片,《锡兰之歌》在内容上,结构出了一幅传统信仰生活与经济生活改变的面貌。 第一段,《佛陀》( Buddha)从锡兰僧伽罗族人的信仰生活开始,交叉剪辑了神像、飞鸟与自然;第二段,《处女之岛》(《UJgwnV37anrd)《)呈现了锡兰岛上原始的生产与劳动方式,交织在充满力量的舞蹈画面之间;第三段,《贸易之声》( Voices of Commerce)在整部片子之中首度出现了机械文明——火车穿越大地,这是全片之中最清楚的转折之点,现代文明开始入侵,劳动方式开始改变,部落性的重复舞蹈,与机械文明入侵之后的重复性劳动,在画面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第四段,《神明的衣饰》,结束了前一段机器劳动的嘈杂之后,最后一段回归到岛民的信仰诉求,在画面上营造了一种精神的纯净,但是人们却从全片的结构中,阅读到一股发自底层的巨大力量。 20世纪30年代,在格里尔逊的大力推动下,一些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作品陆续问世:埃德加·安斯梯和陈瑟·埃尔顿共同导演的《住房问题》(1935年),巴锡尔·瑞特担任导演的《兰之歌》(1935年),哈莱·瓦特和巴锡尔·瑞特共同导演的《夜邮》(1936年),等等。这样一批影片都是在格里尔逊的关注社会和下层百姓的倡导下摄制的,有着强烈的直面现实人生的“锋利感”,而且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拍摄者可以直接进入画面,显示出强烈的“参与”。 《夜邮》( Night Mail)讲述了一辆从伦敦开往苏格兰的火车如何在夜间收发信件。它用完美的结构,如实地反映当时的情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拍摄纪录片《夜邮》的原因非常简单:向邮局的雇员展现一列往返于伦敦和苏格兰之间的邮递火车是如何工作的。格里尔逊邀请了一批作家参与旅程,并让他们写下途中的见闻与感想。 拍摄完成后,格里尔逊隐约感到某些东西有所欠缺:影片只是表现了信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过程,却没有涉及任何有关写信人和收信人的信息,艺术感染力不够。于是他请来名作家为画面创作文字,比如H.麦迪阿米和WH.奥登等,摄制组再从大量的文字当中选出可以与画面匹配的部分。这样影片中有了文人的描述与想象的发挥,为影片增色不少,让这部作品不仅仅围绕信件的收发,而且细腻地阐释了孤独和安慰这一永恒主题。《夜邮》之所以出名,与当中富有艺术韵味的解说词是分不开的。 《住房问题》一片,拍摄者进入画面,对镜头讲话,做向导,观看那些没有暖气的昏暗的居室和老鼠横行的厨房,然后又让一个主人对镜头讲她怎样在厨房里和老鼠搏斗的故事。这样的拍摄方式在当时形成一股浪潮,成为后来被电影史学家称作的“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开始影响着以后纪录片历史的进程。格里尔逊在推动这场纪录片运动中,并不局限于制片人,他联合了另一干将保罗·罗沙,一起撰文写书和创办杂志《世界电影新闻》以此来扩大和宣传这种新纪录片的影响。 格里尔逊及其“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数年之后,“纪录片”这个在人们心目中所唤起联想的词,已经从被弗拉哈迪时代命名的意义改变过来。弗拉哈迪是以较长篇幅把那些远方的、相亲相爱的人们的肖像特写下来;而格里尔逊和他的追随者们则是用短的、快速的节奏和明确的观点来反映社会的真实进程。 弗拉哈迪一直坚持自己的拍摄方式,他对他的后来者们的工作方式不屑一顾;而格里尔逊们则严厉指责自己从前的老师继续拍摄下去的片子是“在表演我们祖先的蜡人”。 电影史学家在以后的著述中,倒是比较客观公正地承认了前者在纪录片史上的“开山祖师爷”的地位,称其影片为“浪漫主义的纪录片”;对格里尔逊,则评价他确立了一种纪录片的定义即制作者将个人观点和摄影机焦点集中在现实生活的个人、事件和过程中,并尝试给予它们一个有创意的诠释。 |
GMT+8, 2025-1-15 12:18 , Processed in 0.0913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