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美学风格解析 1987年,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唐代丝绸,几乎囊括了唐代丝绸的所有品类,总数达七百多件,被誉为唐代丝织品的宝库。但是,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丝绸在历经千年之后却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模样,板结成块如同一堆朽木。为了使这些珍贵的唐代丝绸得到有效的保护,中德专家联合攻关,开始了对古丝绸修复的尝试。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以此为内容,调动电视手段,艺术地再现了这一长达三年的古丝绸修复工程。整部片子紧紧围绕着古丝绸的修复展开电视化叙事,但是它没有停留在对真实的简单还原或再现这一层次上,而是通过巧妙的悬念设置,以极其精巧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融入对古丝绸修复过程的纪录之中,把用摄像机纪录下来的古丝绸修复过程以一种审美的方式艺术地呈现给观众,远远超越了简单纪录的过程本身,以凝练、简洁的风格凸显了电视纪录片的美学价值。
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美学风格解析 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竞争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也是纪录片最能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地方。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的表现。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古老载体之一,早在公元前二至前三世纪,中国就以其华丽炫目的丝绸锦绣而名扬天下,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不仅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壮举之在中国文明史的长河中,唐代文化的独特贡献和巨大价值,则是最易于被人们认同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唐代丝绸复原记》的选题本身就透露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美学风格解析 在具体叙事中,编导充分发挥电视纪录片影像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将民族文化转变为具体可感的物象。钟磐悠扬的佛家寺院,叹为观止的金银玉器,苍劲有力的碑文以及被修复的古丝绸上所绣的风凰和麒麟,衣料上手工绘制的百鸟争鸣、蜂蝶飞舞的精美图案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被自然地融入到古丝绸修复的过程之中,观众在了解古丝绸修复过程的同时也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古丝绸修复的现代科学工艺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纪录片所表现的内容具有探寻自然事理与传播民族文化的双重价值。在这里,民族文化的展示绝不仅仅是展示古丝绸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陪衬性的需要,而是经过编导的主观选择和提炼之后,对古丝绸修复工程意义的深层次揭示,古丝绸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古丝绸的物质价值本身,这正是《唐代丝绸复原记》的价值所在。
电视纪录片《唐代丝绸复原记》的美学风格解析 对于观众而言,欣赏这样的电视纪录片往往会因为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对纪录片所表现的内容产生认可。另一方面,将民族文化渗透其中不仅可以使纪录片的内容更加饱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艺术品位,避免陷入与其他电视纪录片似曾相识的尴尬境地。 |
GMT+8, 2025-1-15 16:32 , Processed in 0.0836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