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

2019-2-26 11:09| 发布者: 小白兔| 查看: 2137| 评论: 0

摘要: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20世纪90年代,纪实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导理念,跟踪拍摄的客观纪实手法也大量使用。但在实际创作中,有一些纪录片工作者对纪实主义的理解不够确切,造成一种理论 ...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


 

20世纪90年代,纪实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导理念,跟踪拍摄的客观纪实手法也大量使用。但在实际创作中,有一些纪录片工作者对纪实主义的理解不够确切,造成一种理论认知的偏颇,突出的表现就是对题材的无选择纪录和展现以及镜头画面构图上的随意性。纪实主义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就是纪录片与生活的同格化,真实纪录的重要标志就是无目的晃动的跟拍镜头和不规则构图。这样,一方面,纪实主义沦为自然主义式的事无巨细的纪录和描写,纪录片变成丧失了社会认知价值的素材堆叠。另一方面,对镜头安排的不重视造成纪录片整体艺术审美格调的低下和感染力的缺乏,纪录片失去了在真实基础之上应有的美学品位。托尔斯泰认为:“感染性不但是艺术的毫无疑义的标志,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艺术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空山》和《平衡》在中国纪录片整体“秀美有余,力度不足”(何苏六语)的情况下,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中国纪录片注入了一种生活的力度和生命的强度,以凝重苍凉与深沉悲壮的风格代表了西部纪录片的美学追求。

 

如果我们将《空山》和《平衡》视为两首诗的话,彭辉在这两首诗中通过画面构图的营造和叙事策略的安排,成功地创造出了美的意境。画面是一个个具体的纪录单元,而意境则是由这些纪录单元的相互关系升华出来的一种审美氛围和情感场域,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中形成具有无限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审美意蕴,激发观众超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短暂走向永恒。正如宗白华所言,意境就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中全是景,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也就是说,纪录片客观纪录的目的是要呈现出纪录对象之外的精神来。而这意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而是一种逐层升华又融通合一的审美创构,是一个“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不断转化相生的过程。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

在《空山》和《平衡》中,直观感性层的展现是很丰富的。毕竟纪录片是对客观现实的影像纪录,这决定了它对世界的直观展现是其主要的表现形态。《空山》首先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幅严酷的生活境况:严重的干早影响了当地人的生存,更不用说生产了。每家每户都必须要准备的运水的工具——一个类似于背篓的大木桶。每天凌晨,当山还掩藏在浓雾里、世界仍处于黑暗中时,人们就得起来去背水。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就为了得到这一点生命之水。而地里的玉米被烈日烤得焦黄,失去了生命的绿色。

 

在一些画面中,彭辉运用了特殊的拍摄视角和手段。比如,在表现宋云国修整木桶的时候,镜头是从桶上向下和桶下向上拍摄的,获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效果。为了表现空山的天气情况,他对太阳的几次纪录也颇具匠心。在逆光摄影之下,太阳泛着一种微带紫色的血红色光亮,非常强烈的光亮,似乎要将这个大地的一切都吞噬掉。这种逆光摄影在片子中经常出现,形成一种剪影的效果,沉静中蕴含着压抑和沉重。

 

一些细节也对空山的环境做了十分具象的表现,比如对干枯的玉米秆和枯死的禾苗的推镜头,而一株带着露水的抽芽小苗颤动着生命的韵律。在空山人接水的张家洞,微细的泉水在缓缓流淌,不慌不忙,在洞外是等着接水的空山人,无聊地打着牌,抽着叶子烟。

 

《平衡》的开头就以青藏高原的独特自然景观—一在湖上飞翔的斑头雁、在高原上奔跑的藏羚羊——展现出将要进入的这个神秘的世界。扎巴多杰和队员们要和自然与盗猎分子做生与死的较量,在风雪肆虐之中,队员们走散了,雷纷纷扬扬地铺盖大地,对讲机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扎巴多杰等人乘坐的车辆却没有一点回应。

 

在通过有名的“鬼门关”时,车队陷入了泥淖中,三天两夜的时间,他们在零下缘摄氏度的雨雪中坚持,饿了,只能吃一点自带的火腿肠,渴了,就趴在地上稀泥里喝车辙中浑浊的泥水,最后终于闯过了鬼门关!所有的人都齐声欢呼,有的人还躺在泥地里表达自己的喜悦。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队员们正在修建嘹望塔,却逢大雨倾盆而来,他们在雨中跳着笑着回到了屋内。这些画面纪录下了他们特殊的生活,和《空山》一样,使观众受到了强烈的触动。

 

这迥异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景象,抹去了生活的锈斑,打开了另一重生活之窗。在这丰富的感性表层的背后,是活脱脱的生命在跃动。正如前面我们分析的那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彭辉关注的中心。

 

从人物生存的具体境遇中,流动的是生命的顽强与命运的跌宕。我们很难忘记《空山》中那金黄的向日葵。在宋云国家的旁边,这向日葵向着太阳摇曳着自己金黄的花冠,毫不畏惧烈日的曝晒。没有伙伴,也没有雨水,向日葵只有将自己的根向贫瘠的空山深处扎去,让自己的生命显出无可比拟的尊严。向日葵的象征式的隐喻意义在与人的命运的相互映衬中,使我们体味到在人悲枪的生命中进发出的壮美火花,形成形而上的哲理意蕴,进入到最高灵境的层面。

 


纪录片《空山》、《平衡》的画面风格解析

《平衡》将对扎巴多杰的访问放在了微波荡漾的湖边。湖水清澈湛蓝,纯洁得纤尘不染,在同样湛蓝的天空之下,扎巴多杰坐在湖岸,宁静而安详地述说着自己对环保事业的热情和理想,对可可西里的理解与爱恋。这一种安宁与执著所面对的却是人与藏羚羊的双重困境,美好的背后蕴含着多少不平衡的争斗和搏杀。在这美与丑、动与静、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中,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队愈益孤独,也越发伟岸。扎巴多杰坚定地行走在可可西里的冰雪之中,经播在风中飘舞,他带着自己的梦随鹰而去,消失在雄鹰为他举行的葬礼中。扎巴多杰是悲壮的,野牦牛队也是悲壮的。正如彭辉所言,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队表明了中国人在环保上最感性、最原始也最文明的态度。这正是画面的意境营造中所达到的最高灵境层次,给我们以心灵的荡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GMT+8, 2025-1-15 16:45 , Processed in 0.14465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nnna.top @2010-2025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5, dnnna.top.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