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姐妹》选题解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女性涌入城市,她们带着五彩梦想进入工厂、企业,开始为梦想而拼搏,同时,她们也带来了她们的习惯、思维和情感,其中很多人在城市里有了爱人、家庭和孩子。但是,城市是否就接纳了她们,或者说她们是否就真的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成为城市的一员了呢?
纪录片《姐妹》选题解析 《姐妹》的作者李京红把镜头对准了深圳一家发廊的四个女子:章桦、章微、小芳和阿文。四名女子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她们的命运却又如此相似:章桦,柏丽发廊的老板,被丈夫遗弃后独自生活:章微,章桦的姐姐,因为前夫的家庭暴力和骚扰,带着女儿逃到了妹妹的发廊:小芳,当年负气带着妹妹离家出走,母亲的去世使她担起了母亲的角色,照顾年幼的妹妹;阿文,怀孕后男友杳无音信,只能把女儿寄养在别人家里出外打工挣钱。这四个女性都过早地担当起母亲的角色,体会着世界的无情和男人的绝情。为人母并没有给她们带来过多的喜悦,反而增添了她们无限的烦恼和忧愁。也许她们最初的梦想早已随着“女儿”的成长而消磨殆尽,但生活仍在继续,她们不得不背起沉重的行囊,为了养活自己,为了“女儿”的幸福而努力、而拼搏。
纪录片《姐妹》选题解析 母亲,这个神圣的称呼,本应该是儿女们温暖的怀抱和避风港,但是,《姐妹》中的四个“母亲”却无可奈何地离开自己的骨肉:因男友小杨母亲的执意拒绝,章桦不得不看着女儿被人带走:章微因为生计的缘故,一次又一次地抛下女儿去独自闯荡;小芳虽然把像“女儿”一样的妹妹杨丽丽托付给熟人,但是她始终在为丽丽奔走忙碌;阿文,眼看着男友背弃誓言和承诺,最终决定将女儿送给男友的父母而一人离去。
不管《姐妹》中的女性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她们对“女儿”的疏离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承担起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来到城市的农村女性,她们的初衷是要改变自身以及后代的命运,但是生活远比她们想象的复杂,城市也远比她们想象的残酷,被男人抛弃的命运像魔咒一样困扰着这些年轻的生命。
作品将镜头对准这群女性,提醒我们关注这一话题:女性的生存、女性的情感、女性的权利、女性的自尊、女性的命运……片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女性受难图,画面里凸显了母体的阵痛,这种阵痛持续在对母女情怀的遗失中。
纪录片《姐妹》选题解析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但《姐妹》的主人公们在梦想开始的地方就遭遇了她们始料未及的不幸。在《无处忧伤》一集的片尾,作品提出了一个疑问:“都市的街道,难道就真的比家乡的小道畅通吗?”紧接着作品又予以了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能够回答。”目前,每年仍然有数以万计的农村女性进入城市,仍然有很多人像章桦、小芳、阿文一样带着梦想和希望踏入城市的街道,仍然有人像章棒、小芳、阿文一样在城市中上演着她们的悲喜剧。 |
GMT+8, 2025-1-15 16:28 , Processed in 0.22712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