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纪录片《奥林匹亚》的艺术特点 里芬斯塔尔纪录电影的艺术特色
莱妮·里芬斯塔尔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女性,是一位在纪录电影史上创造过无数辉煌的德国女导演,她的一生都和荣耀与诋毁相伴。年,里芬斯塔尔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富商家庭。她从小就喜爱神话故事,迷恋体育运动,学过绘画,也学过舞蹈,后来从事电影创作。
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德意志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里芬斯塔尔和其他德国民众一样,需要一个强权政府来恢复德意志民族的尊严,于是就参与到一场可悲的“造神”运动当中。而她所塑造的这个“神”,就是希特勒。“里芬斯塔尔可以说是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将纳粹的思想进行图像化、个性化和诗意化表述的电影人,特别是在德国国家意识形态不断纳粹化的过程中,这类影片客观上起到了战争所未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在里芬斯塔尔的电影作品中,渗透着纳粹思想,她甚至心甘情愿地利用电影为德国纳粹法西斯进行鼓动和宣传。因而在她早期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政治意图。
但是,作为一位具有深刻思想与独立人格的艺术家,里芬斯塔尔的作品也包含着赞美人类力量的艺术魅力、揭示与讴歌人类的精神和意志。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她的作品在剥离了政治的外衣之后,依然具有美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激情与创新意识,她甚至开创了新的摄影方法、场面调度和剪辑技巧。纵观里芬斯塔尔几部重要的纪实作品,她独特的美学思想都贯穿其中。
在《意志的胜利》中,里芬斯塔尔沉迷在对希特勒个人崇拜式的“造神”运动和对纳粹势力的展示中。她充分调动了电影表现的元素,把车在纽伦堡举行的纳粹党代会和庆祝活动,进行了类似于宗教仪式的表现。她对于希特勒和群众这两个表现对象,进行了遵循客观事实但是违背价值评判的艺术表现。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强化了希特勒作为“神”的统治性与征服性,而蒙蔽在虚假的“神话”中的群众虽然只是作为烘托希特勒形象的参照物,里芬斯塔尔却把集体精神与意志所表现出的奇观,通过银幕加以艺术化的表现。电影史家巴尔诺这样评价这部影片:“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的自制心丧失殆尽的情况反映得如此淋漓尽致,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没有撒谎,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在体育题材的纪录片《奥林匹亚》中,里芬斯塔尔把政治意识与美学意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她的企图并非只是拍摄一部纪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运动会,而是要通过人类力与美的显现展示德意志帝国,也就是纳粹意识统治下的德国形象。二战之后的里芬斯塔尔,由于个人命运的巨大变化,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对自然的亲和与赞美。在她晚年完成的纪录片《水下印象》中,运用先进的高画质水下摄影技术,将海底世界令人叹为观止的珍奇景观呈现出来。尤其是近距离捕捉式的拍摄手法,纪录了海底诸多稀有独特的生物品种,在音乐的配合之下,显得缥缈静逸、空灵幽远。
里芬斯塔尔在电影语言的运用方面,有着极其典型的个性特征和开拓精神,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奇观效应。里芬斯塔尔在世界电影史上,被誉为“奇观之母”。对于电影银幕表现区间的宽度和广度,她有着极其强烈的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因此,在她的纪实作品中,从架设机位、选择视角到现场调度,有时甚至进行人为的场面设计,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她形式主义的构图法则,从而在银幕上形成了冲击力极强的、富有感染力的奇观效果。《意志胜利》中的游行、集会,《奥林匹亚》中的竞技、表演等等,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片段。
强化电影画面的纪实效果。里芬斯塔尔的纪实作品都不使用解说词,她强调运用画面本身来纪实和创造。因此,她对于镜头语言的表现能力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发掘,在构图、景别、角度、光线、运动和剪接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实践性的探索。如《奥林匹亚》中的诸多拍摄方法,至今仍然被当作体育类影视作品的拍摄法则。注重声画造型的综合表现。虽然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电影没有解说词,但并不说明她不重视声音元素在纪录电影审美表现中的作用。在《意志的胜利》中,纳粹党魁极具煽动力的演说,被鼓动的聚会人群发自内心的喧嚣与激情,片尾史诗般的瓦格纳风格的音乐,与镜头画面语言结合,构成了纪录电影的声画造型世界。《奥林匹亚》尽管有诸多环节由于技术原因,没有能够同期录音,但是却巧妙地引用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解说划分了体育比赛的逻辑顺序,通过后期处理,营造了竞技比赛的现场氛围,把诗意的音乐与优美的画面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展现人类自身力量的经典之作。 |
GMT+8, 2025-1-15 16:31 , Processed in 0.1766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