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

2019-2-17 18:12| 发布者: 小白兔| 查看: 3880| 评论: 0

摘要: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视听语言:颠覆与重建看惯了体制内制作、中规中矩的纪录片,乍一接触《流浪北京》,总感觉有些别扭,无论构图、色彩、剪辑,还是采访,都显得有些不合格式。其实,这些不合常理 ...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



 视听语言:颠覆与重建

 看惯了体制内制作、中规中矩的纪录片,乍一接触《流浪北京》,总感觉有些别扭,无论构图、色彩、剪辑,还是采访,都显得有些不合格式。其实,这些不合常理的视听语言恰是一种突破、革新。

 

《流浪北京》采取法国真实电影的创作模式,通篇不用解说,记者画外提问,促使被采访对象说出或做出他们平时不轻易说的话或不轻易做的事。全片由“为什么到北京?”、“住在北京”、“出国之路”、“年明留在北京的流浪者”、“张夏平的疯狂”和“《大神布朗》登台”六个部分组成,每个板块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属于典型的板块式结构。六个板块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先是五个人怀揣梦想来到北京,有人是因为厌倦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有人因为感觉“北京”这两个字眼迷人,更有人甘愿当北京“盲流”,还有人感觉除了干戏剧“别无选择”……接着描述五个人在北京的生活现状,租房蹭饭、作画排戏。在北京流浪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内心仍旧苦闷,仍旧踯蹋,甚至有人开始讨厌这里,于是张慈、张大力、高波、张夏平纷纷出国,继续为梦想打拼。每个板块都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但六个板块都从一个基点出发,综合表现《流浪北京》这一总的题目。这种板块式的结构布局恰好适合了作品主题——流浪。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

《流浪北京》不仅结构安排新颖独特,而且画面处理也别具一格,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拍摄角度有正面机位,也有侧面机位,甚至还有顶部机位,将主体人物压下,给人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第二,更超越常规的是画面构图,传统的采访构图要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中心或者黄金分割点上,做到不偏不倚。《流浪北京》的构图则把被采访对象置于画面一边,故意偏离画面中心;第三,被采访对象的谈话姿势也颇“另类”,牟森席地而坐,张慈手拿烟卷,张夏平倚靠床头,高波侧坐椅子,就连他们的谈话表情、神态也很随意、很生活化;第四,灯光设置也有反传统的一面,它把被采访者置于相对昏暗的地方,尤其采访张夏平的一段,背景是明亮的,人物略带背侧光,这种昏暗的色调更容易表达人物当时的处境。这些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人物处于社会的边缘,变动不居、“没根”、“飘着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内心的矛盾。

 

不仅画面造型特点鲜明,采访话题设置也与众不同。通片没有解说,没有音乐,有的只是被采访对象回答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他们谈论的有时是关于自己的,有时是关于别人的。比如,对牟森的评论,对张慈的评论,对张夏平的评论,每个人既是评论者,又是被评论者,大家拥有同等机会的话语权。这种采访方式一改以往围绕一个中心人物、众星捧月式的赞美,每个人都可以走进话语中心,每个人都是谈论主体。

 

纪录片《流浪北京》的视听语言特点解析

从以上几点看来,《流浪北京》对传统的视听表达方式和结构布局而言是一种颠覆,它追求变异、追求突破,在颠覆中重建新的表达方式,重构新的语言框架,“表达了民间的声音,边缘的声音,盲流的声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GMT+8, 2025-1-15 16:44 , Processed in 0.1307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nnna.top @2010-2025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5, dnnna.top.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