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中国纪录片先天不足,营养又失调,美学传统时断时续。大致来说,以黎民伟为代表的社会纪录片和以孙明经为代表的教育电影与当时西方纪录片基本同步,抗战中的战争纪录片数量少,长篇更少,但郑君里、潘孑农等人的作品依然留下了电影美学的探索。1949年后则以苏联为师,继承了斯大林时代的纪录片传统,即形象化政论。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纪录片才重新寻找本体坐标,回归世界格局,补修纪实美学课程。现在,中国纪录片转向多元发展,西方百年纪录片流派都可以听到回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 然而,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经常处于贫血状态。最活跃的时期当推1990年代,如专题片与纪录片的争论,纪实美学的勃兴。不过,理论兴趣渐渐随着纪录片的衰落而消沉。其突出贡献是纪实美学的引进与讨论,让纪录片更贴近本体,一些以纪录片为专业的学者相继出现;其突出问题在于把纪录片定于纪实美学一尊,排斥其他流派与美学。应该看到,在近三十年的纪录片发展中,理论远远落后于创作,学术尊严磨损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缺乏自身的本体体系,不少理论文章其实不过是随笔评论罢了,跟随纪录片创作亦步亦趋,就事论事。失去理论体系支撑的评论也就谈不上学术含量。 现在,纪录片创作呈现出繁华局面,不管电视媒体上的纪录片还是民间传播的独立纪录片,公众对于纪录片的认知也大有提升。作为学术体系的纪录片理论研究也亟须调整,建设纪录电影学已经提上议程,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1.纪录电影本体理论。 2.纪录电影重要人物与作品。 3.纪录电影产业与传播格局。 4.纪录电影史。 5.纪录电影文化。 |
GMT+8, 2025-1-15 12:38 , Processed in 0.16525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