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1992 国家/地区 中国 导演 时间 王光利 时长 66分钟 1991年6月,时间联合几个朋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纪录片小组“结构-浪潮-青年-电影”,简称 SWYC,同年拍摄了独立纪录片《天安门》,对平民生活的关注、低机位拍摄和各种运动长镜头的使用等,都使《天安门》具有了更独立的意味。 然而由于“太灰暗,太消极”,最终没能通过审查和播出。 1992年,时间和他的合作者王光利完成了其代表性作品《我毕业了》。拍摄对象是一群经历过“八九”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片中呈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爱情、政治、性的种种观念和想法。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所表现的不是开心喜悦,反而是忧愁。他们并不兴奋,相反,他们担心工作的问题,想念即将毕业分别的同学,觉得他们的前途一片渺茫。这部片子表达了对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体认和感伤,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忆。片中大部分是采访,但也有很多运动长镜头、慢镜头,大量镜头是由手持摄像机拍摄,加上偷拍和抓拍,情感化的处理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主义失落的凄美感怀。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验性质,被认为是时间最好的纪录片。时间自己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对自已的这部作品相当满意。 《天安门》和《我毕业了》也被认为与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一样,是中国独立纪录片和“新纪录运动”的发端之作。 1993年以后,时间完全进入了体制的中心,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后陆续推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中国著名电视栏目并成为总制片人。 |
GMT+8, 2025-1-15 12:38 , Processed in 0.08269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