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的场面调度 调度这个词源于戏剧,在电影艺术辞典中关于场面调度是这样解释的: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它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影视艺术中的场面调度则在舞台戏剧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补充和发展。就电影艺术而言,电影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电视艺术自诞生伊始,就继承和发扬了戏剧舞台场面调度和电影场面调度的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操作方式。总体而言,电视节目中除了电视剧等与电影有较强的共性以外,占有相当比例的新闻纪实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等则与电影相比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在场面调度上也产生了一些区别。电视的场面调度,《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的:“场面调度是电视编导对一个场景内,演员行动路线、位置的转换与移动的安排,通过人物的外部造型形式与景物的配置和组合,调动摄像机方位的运动,形成一幅幅角度、景别不断变化的活动画面,达到屏幕造型与艺术感染力最佳效果。”
电视的场面调度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摄像机的调度,是借助于摄像机镜头所包含的画面范围、摄像机的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画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以获得不同视角、不同视距、不同视域的画面,表现所拍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包括摄像机的机位的移动和摄像机光轴——焦距和焦点的运动方式。
(二)人物调度,包括演员和被拍摄采访对象在摄像机前位置的移动。电视的场面调度在电视剧和电视艺术类节目中,是由编导进行安排的。就电视节目的整体内容来说,电视场面调度中的镜头调度才是重点和关键,电视场面调度往往更注重于通过积极主动的镜头调度,去弥补人物调度的不便、不足或具体调度上的困难。以镜头调度为基础,结合特定范围内的人物调度,使得摄像机和被摄对象可以同时处于运动状态,使得被拍摄的时空客体得以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从而构成了电视的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适用于一切片种,但在非表演纪录片中,如新闻类纪录片、科教类纪录片等场面调度的构成是对象运动既定情况下,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地采用某种适合表现要求的调度种类。如孙曾田的《最后的山神》,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在三脚架上或通过编导调度完成的,可以说这类作品为“摆拍”“搬演”的代表作,后来该片在亚广联获得纪录片大奖。他的另一部作品《神鹿啊,神鹿》在第18届北欧国际人类学电影节上也获奖了,这说明场面调度在纪录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手法。对充分掌握对象活动规律的科教题材也应进行拍摄前的细致设计,而在故事题材、电视剧中,场面调度则与表演情节相联系,若要取得应有的艺术效果,摄制中各部门对场面调度的深刻理解和与编导的积极配合具有决定意义。场面调度是影视艺术家体现创作意图、揭示剧作思想内容的创造性的一项工作。 |
GMT+8, 2025-1-16 07:45 , Processed in 0.1813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