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算较紧张的纪录片摄制组里,制片一般是由制片人兼任的。制片的职责主要是为摄制组提供后勤保障,即负责安排摄制组在外景地的交通食宿,以保证摄制组人员有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与导演协商共同安排拍摄日程,监督摄制组的工作进度;负责摄制组的对外联络,尤其在一些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要有耐心和能力与之周旋,并争取到各种拍摄许可。因此,作为制片,他需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又要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和精打细算的工作作风,如此才能给纪录片的摄制活动带来实在的帮助。 中国的纪录片制片人有两种存在的情形。一种情形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众文化的繁荣、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电视媒体的制播分离的运作管理模式的实行,中国民间文化传播公司的纪录片拍摄活动逐渐形成一种潮流。这股潮流的纪录片运作模式,主要是以市场需求和独立核算为核心的,其制片人的职责更着重于了解观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信息,并以此为依据筹集资金,而在投资某一项目后则积极加强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清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目前这样的独立制片人及其产品仍然处于小规模和零星的状态,因此只是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支流。而中国民间DV爱好者和独立制片人的活动,则还没有充分的市场意识和相关商业机构的支持,往往只是狂热爱好者和有志之士的个人精神活动,而较少获得普遍的社会支持和认可,其制片人往往就是其制作人或导演兼任的。
另一种情形是,长久以来,中国的纪录片主要由官方媒体,即各级电视台制作,其运作方式主要是行政管理的模式。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电视台分别进行了运作制度的改革,使节目制作人和栏目制作人作为新的运作制度的核心,代替了原有的行政管理的模式。
这样的制片人的职责,主要是洞察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掌握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运行形势,然后合理运用本单位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作出对某个纪录片项目的投资决定和各项人事和资源配置的安排,并监督其运行和最终完成。其主要事项大致有:
1.人员配置。制片人根据题材的规模、主题的重大程度和市场销售的预测,决定摄制组人员的配置,从编导到摄影师、录音师、灯光师和助理等,一般的题材配备2~6人,大型的重大题材,则往往有十数人乃至数十人的庞大制作班子的配置,前者如20世纪80年代的《话说运河》,后者如2012年的《茶叶之路》。
2.设备配置。不同的题材、摄制质量和被摄对象所处环境的不同,要求不同的设备配置。在新世纪的头十年,大部分节目都是沿用以往的标清标准来拍摄的,但2008年以后,高清的拍摄日渐增多,各地也逐渐设立了高清电视频道,于是对设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各种相关设备的费用和人工费也相应加码,制片人对此不得不认真核算。
3.预算编制。从人员报酬到设备租金,到交通食宿费,到外景、材料、日常办公费等,各项用度都要制片人加以准确估算,而精确计算外景地的数量、远近、所需时间和每次拍摄需花费的天数,将帮助制片人得出总成本数字,但同时他还要预先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和意外情况,为总预算的制订留有余地。因此高估而不是低估所需花费,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
4.制片合同。预算编制完成后,就可以与赞助方商议制片合同了。常见的制片合同大致有这样一些条款:片长和用途,交货期和形式,人事责任,制作经费和支付时间表,对制片各步骤的认可,所有权、保险及其他条款。
5.日程安排。明确的日程安排,将使整个纪录片制作具有一个可靠的依据,由此也能匡算大致的制作周期和费用。这是一个实际进程的检查表,虽然现实情况可能随时变动而不能保证事事符合原计划,但有此安排则使相关监督易于操作。
6.应急预案。纪录片的纪实性使其不能像故事片那样可以较确定地安排好所有的制作计划,往往由于被摄对象的原因,天气的变化,乃至团队本身的某种人员变动和设备疏漏,都可能使原定的计划不得不改变。为了不致窝工而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就需要尽可能周密地设想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并构想好几种变通和替代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
GMT+8, 2025-1-16 01:46 , Processed in 0.23373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