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声音语言的处理技巧 声音在电视摄制中是需要精心构思的,为更好地发挥声音语言的功用,我们还应掌握声音语言的一些处理技巧: (一)在电视摄制中,画面是主要的,声音是从属的,两者互为依存。而在声音中,被拍摄人物的同期声、解说是主要的,音乐、音响是次要的。在同一时间里,如几种声音同时出现,产生一种混合效果,如表现大街繁华时的车声以及人声等等,只能有一种声音是为主的;要根据画面适度调节,把最有表现力的作为主旋律。 (二)音乐和音响的关系,除了作为转场音响之外,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出音响,音响写实,强调环境气氛和真实感,然后才用音乐写意抒情。采用音响和音乐的交替、呼应和补充的形式,可增加写实和写意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上组画面和下组画面内容连接的,可作音响的叠化处理。如上组画面是拖拉机,下组画面是羊群。上下两个镜头交叠,形成一个画面转到另一个画面的效果。《故宫》《美丽中国》《行走西藏》等纪录片,解说词对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当音乐和画面错位时,可利用音乐扩展时空。如《邓小平》第1集《早年时代》中,邓小平在16岁到法国勤工俭学,后转入苏联中山大学。事隔50多年后,邓小平再次作为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到达法国时响起了法国《马赛曲》的乐声,一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50年前邓小平勤工俭学时的马赛那一幕,获得了将画面时空扩展了50多年的艺术效果。 (五)合理增加画外音响,用音响塑造画外空间,可增加透视感和扩展画面空间的效果,激发听众的想象、感悟。如《卖种人》是反映美国农民的一部纪录片。影片是从卖种人一天的生活开始叙述:它采用音响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画面只用了一个拍摄时间是拂晓的固定镜头,一间农舍,全景,画面很暗。伴随着昆虫和青蛙的叫声、远处传来的鸡叫声;随后的脚步声、开门声、关门声、汽车发动声,尽管农夫未露面,但一连串的音响声把农夫起床后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凌晨农舍的全貌以及周围的环境。 (六)声音与“静默”交替。无声在片中通常作为恐惧、不安、孤独、寂静以及人物内心空白等气氛和心情的烘托。暴风雨后的寂静无声,会使人感到时间的停顿;《迁徒的鸟》后半部分,企鹅妈妈因为小企鹅被海鸥吃掉而仰天长啸,这声音直冲云霄,我们听懂了它的悲伤与痛苦。有时候,无声也是一种自然音响,无声与有声在节奏上可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纪录片摄制过程中,摄像师既要有临场摄制的镜头感,还要有强烈的声音意识,声音承载着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大量的信息,成为纪录片创作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语言。把握声音语言的创作技巧,实现声音和画面巧妙、有机的配合,才能产生立体的、连续的、完整的视听艺术效果。 |
GMT+8, 2025-1-16 02:04 , Processed in 0.2107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