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浅析现场同期声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2020-2-4 20:56| 发布者: 小白兔| 查看: 557| 评论: 0|原作者: 张娜 盘锦广播电视台

摘要: 纪录片的制作大致要兼顾到五项技术元素, 即画面、现场同期声、解说词、配乐以及字幕。在这五项制作元素中又以画面和现场同期声最具有纪实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所看到的电视专题、纪录片没有现场同期声的 ...


纪录片的制作大致要兼顾到五项技术元素, 即画面、现场同期声、解说词、配乐以及字幕。在这五项制作元素中又以画面和现场同期声最具有纪实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所看到的电视专题、纪录片没有现场同期声的。最常见的传统模式即单纯的音乐加解说、加画面延续了很多年, 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声画两张皮”。在传统的专题片制作中, 现场同期声并不是没有, 而是在编辑过程中被有意弱化, 而加以强化的是后期播音员的配音和贯穿始终的音乐。虽然这种形式多年存在, 并一度被业界认可为“标准”、“完美”, 但这种不真实的完美在自媒体“有图有真相”的时代已经濒临被淘汰出局。纪录一个人物, 他的生活中怎么可能没有声音?音乐“打底”的专题“默片”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受众对真实性的要求。


无论是专题还是纪录片, “声音”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重视。随着拍摄设备先进化、小巧化、便捷化, 使纪录片前期采制的现场同期声越来越能满足播出的需求, 进而改变了多年“哑片”现实, 使得纪录原声状态演变为一场纪录片创作的革命。说到原声纪录的先驱, 不得不提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 改变主题先行的风格可谓至此开始。通篇大量现场声源的引用, 与纪实性采访、现场访谈、长镜头记录拍摄手法相得益彰, 奠定了纪录片纪实主义回归的里程碑;把原生态质朴的美感以极具现场感的声画素材表现出来, 可谓“引领了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新高潮”。


一、现场同期声的存在价值

纪录片发展到当今, 纵观时下热播的纪录片, 大量的现场同期声逐渐取代不必要的冗长解说已成为电视纪录片的新时尚。


现场同期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大量运用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了伸延, 补充了解说词的苍白, 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例如,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相逢》片中, 盐工们制作红烧牛肉萝卜, 把辣椒放入热油锅中烹炒发出的音效、盐工们在灶台旁锅铲相碰的叮当声与多机位的画面同步, 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在台湾颇受宠爱的红烧牛肉所承载的原始内涵和盐工们生活的淳朴简单。


在访问中, 现场同期声在表现方式上绕开了第三者角度叙述的解说词, 以第一人称 (被采访者) 自己的话直接向观众叙述, 不仅提供了背景材料, 同时也避免了编导的主观介入, 为通篇作品的客观度可信度加分。


例如, 在大型纪录片《德拉姆》片中, 开家庭旅馆的大妈说:“刚开始来这儿旅游的人很少, 我给他们指路, 喊他们到家里来玩, 喝喝茶。后来人来多了, 没有床, 睡在我家的草垛里, 全家人都很过意不去……全家商量借钱修建了一幢大房子……”;封闭于山区多年的藏族青年女教师说:“我很想到外面看看, 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了这个愿望, 她拒绝了身边的多名追求者......这一系列的同期声, 构成了一个整体, 使片子的内容在这些同期声的叙述中浑然天成,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云南滇西北怒江流域原住居民的生活现状, 淳朴的表述中可见岁月的沧桑以及大部分人对生活变迁的渴望。


现场同期声的存在和运用, 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屏幕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与唯美相比, 受众更喜欢这种真实的存在。现场同期声画的合理应用对拉近观众与屏幕的距离, 感受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起的是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现场同期声的采集

声画合一是电视制作的基础。因此,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摄像机的话筒处于开启状态。一项前期采访原则就是:即便有些同期声在后期编辑的时候没有派上用场, 也不能采集哑巴素材。


另外, 在前期采访拍摄过程中, 微型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的适时出现, 也为采集更理想的现场同期声提供了技术保障。早年的采集声音的技术手段多用长杆指向性话筒, 这种话筒体积大, 专业性强, 放到被采访人面前, 总会让人感觉不自然、进而紧张, 造成大脑一片空白, 不知道与记者说什么好。无线话筒和吊杆话筒的使用, 彻底拆除了摄像机镜头前采访人与采访对象之间无形“墙”。记者不再是生硬的话筒架子, 而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这样良好的前期素材使得后期屏幕上的人际交流更加接近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交流, 更具有良好的表现效果。


三、现场同期声的使用

在纪录片的后期编辑过程中, 现场同期声在使用时为了获得真实的效果, 必须尽量在技术上保持声画同步。但是, 往往在实际编片过程中, 我们会出现声音比画面早出现的情况, 这就是所谓的“前延声”;还有一种情况是“后延声”, 也就是画面已经转换了, 但声源仍在持续。前延声和后延声如果使用不当, 会让同期声显得过于冗长, 无法把握画面的节奏感以及应有的信息量。因此, 在编辑时就要多注意前延声和前延声的使用。


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滥用人物同期声采访。有些纪录片在编制过程中, 出现了人头接人头, 采访接采访的情形。这种情况忽略了电视画面语言存在的意义, 编辑出的镜头节奏往往很难让受众接受。画面也是电视的本体语言, 纪录片应该更多地让画面传递信息, 让画面自己“说话”, 凡是画面能够表现的, 能够让事实说话的, 就不要刻意安排同期声采访;实在是画面拍摄不到无法表现, 才考虑用人物同期声采访。


纪录片现场同期声的采制是一部纪录片的筋骨, 其产生和存在绝不是不经意的信手拈来。作为纪录片中不可偏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同期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电视纪录片的声画结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敏.浅论纪录片同期声的应用[J].电影评介, 2010 (17) :9-1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GMT+8, 2025-1-16 01:54 , Processed in 0.2246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nnna.top @2010-2025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5, dnnna.top.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