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早餐中国》于2019年4月22日在腾讯视频首播,截至目前,该片在腾讯官方纪录片评分排名第一,微博话题阅读量2.8亿,讨论6.7万。同以往美食纪录片一样用镜头呈现美食,《早餐中国》却有其特色所在,该纪录片将关注点聚焦于全国各地的早餐,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或事。在以往美食类视频基础上,《早餐中国》以简短篇幅再一次将美食纪录片推向高潮,以其新时代的互联网风格独得观众欢迎。笔者认为其篇幅虽显简练,却不失对于声画美、食物美、生活美的追求,将早餐与生活相联系,细节之中更怀有对生活的一份寄托与热情。 一、《早餐中国》审美特征分析 (一)纪实性影像的声画之美 真实是纪录片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早餐中国》通过抓拍、景深镜头、跟拍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将最本真的画面呈现给受众。第一集讲述湖南长沙的《肉丝粉》,通过抓拍客人吃粉时的面部表情、望月湖社区里下象棋的老人、忙于修补的裁缝等,让观众仿佛身处社区之中。在第五集陕西西安《油茶麻花》中,景深镜头将麻花的酥软筋道与汤的滋味浓郁最大程度地表现了出来。拍摄团队从早餐食材的准备到店里开卖,再到关店,每集选择一个早餐店铺跟拍,减少受众主观意识的投射,让受众跟随镜头来欣赏美食。同时,在每一集里汽车的鸣笛声、街市的喧哗声等声音和画面的配合,让画面更具真实感,带动着受众情绪。画面和音乐虽各自独立存在,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纪录片在结尾部分播放早餐店老板的单曲循环,轻松缓慢且带有时代感的音乐配以周边的画面,达到了更好的叙事效果。 (二)以早餐为主题的食物之美 在拍摄主体上,《早餐中国》每集选择不同的早餐店拍摄:湖南长沙肉丝粉、贵州凯里酸汤粉、广东汕头猪血汤、福建福安水煎包、湖南长沙猪油渣烧麦等等,整体画面以一种偏暖色调满足人们对食物色彩还原的需求,近距离地突出表现食物的形状、颜色之美。在拍摄手法上,纪录片通过运动镜头和慢镜头的使用,赋予食物生命,呈现出一种欢脱跳跃感。如在第三集里猪血倒入盆中溅出的水花、激荡起的涟漪、高清晰度和稳定的画质,让猪血有了润滑弹性之美。画面构图也充分体现出食物的外在美。例如,纪录片第三集里停留约5秒的早餐画面中,画面左下角是一碗猪血汤、一盘饺子,右上角配以文字“熬夜别担心,干了这碗猪血汤”。这些对主体、空白、文字的构图布局,形成了一种简练的镜头语言,让观众从视觉感官上欣赏到猪血汤的鲜味可口。 (三)寻常家庭的朴实生活之美 纪录片选取的店铺和我们身边的早餐店相似,有在偏僻巷子的角落,也有在喧闹街市处,大多是简单装修后的店铺,空间虽狭小,却始终有着络绎不绝的客人。店老板和家人从早起准备食材、制作到卖完收工,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事,用大众最熟悉不过的食材制做出一份份暖心早餐。五分钟的纪录片画面呈现出的食物和店铺,都给人一种踏实感,引导观众坐下来慢慢享受早餐,感受快节奏生活下的烟火气息。日常工作后,这些家庭开始享受他们的私人生活:肉丝粉老板接儿子放学,关心儿子的学习成绩;猪血汤老板闲时品茶,玩网络游戏;生滚粥老板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午饭;油茶麻花男女主人之间的幽默对话,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纪录片将这些日常生活在镜头中呈现出来,突出寻常家庭里父与子的和谐相处、夫妻间的齐心协力、人们对当下生活的满足等等,让受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平静内心认识世界,感受身边的朴实生活魅力。 二、《早餐中国》创新点探析 (一)小文本微观叙事,快感与美感并存 《早餐中国》每集围绕一家早餐店铺从食材准备到收工的过程,时长5分钟左右,扩大其中的重要片段,缩小甚至省略其他内容,突出某一地区早餐的特色,让受众集中注意力欣赏美食。在第二十五集中,影片第一分钟出现的画面:店主人炒闽南糊、与客人对话、自我介绍、客人吃早餐等。短短一分钟的画面组接包含了诸多信息内容,让观众了解了店铺,感受到闽南糊味道。随后是店主人化妆迎接新的一天,再制作美食的过程,交叉的画面剪接让观众视线跟随镜头的切换享受视觉上的快感。《早餐中国》一改以往步骤繁琐的美食制作过程和冗长的语言解说,采用小文本、短视频叙事,满足了当下受众碎片化娱乐的审美需求,用镜头呈现美食,表现人物特征,并以早餐连接故乡,实现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相结合,让受众在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二)视听语言极富感染力,体现平等对话 该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可谓是一大特色。首先,《早餐中国》极少采用解说词,以人物同期声贯穿全片,避免了以往解说词的宣教式灌输,而且人物同期声多是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在增强真实性的同时,塑造了特色鲜明的人物个性。其次是语言幽默风趣,如在第六集中,当客人要二十个烧卖,店老板马嗲“吓到模糊”的文字配图,再加上滑稽的背景声,使整个画面更具有娱乐化色彩。最后是纪录片中出现的音乐,如《最浪漫的事》《心雨》《无言感激》《大海》《月是故乡圆》等大多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表情达意的歌曲能够引发人们的怀旧情绪。纪录片通过巧妙运用这些视听语言,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和睦的环境氛围,店老板与顾客之间的语言交流、与家人之间的日常对话,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平等对话、温情交流的和谐氛围。 (三)带有温度的价值内涵,维系故乡情感共同体 互联网络时代,带有情怀的美食类视频比比皆是,但聚焦特定食物情感的纪录片寥寥无几。《早餐中国》将早餐与故乡、幸福、追求联系起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早餐逐渐忽视,该片以微小而精细的切入口让远在他乡的人们想起故乡的早餐,引发受众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反思。第四集福建福安《水煎包》中,清晨忙于工作的客人“我煎包吃两个,再打电话给你”,放下电话专注早餐是忙碌生活里的一种平和心态;第五集陕西西安《油茶麻花》中,长辈带晚辈远道而来吃早餐,是对美食的一种追求;第二十七集广东顺德《肠粉》中,肠粉老板二十年来专注小店的经营和管理,是对美食的一种坚守与热爱。通过以上种种叙事,纪录片传达出一种人文理念:再忙,也要记得吃早餐,折射出一种温暖的价值导向,并将早餐视为一种乡愁慰藉,让受众在追寻美食的同时寻求个人的身份认同。 三、结语 随着视频制作门槛的降低,当下美食类视频很多流于形式,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内在美;而《早餐中国》无论是在拍摄技巧上亦或是视频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1在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为满足人们日渐多元化的审美需求,需要结合时代潮流,生产具有文化价值内涵的优质内容,以朴实打动人心,以情感引发共鸣,传播最本真、有深度、有温度的时代内容。 |
GMT+8, 2025-1-15 16:30 , Processed in 0.11990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