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978年改革开放如今已有40年, 在此期间,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变革。1958年是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年, 从此开始了摸索与探究的道路, 到改革开放时期, 已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与成果, 为今后40年的电视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 对其在改革开放40年间的1978—1992年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 从一个侧面出发, 了解这段历史留给时代的艺术烙印。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历史研究, 需要建立在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 解说之声附于每一个纪录片作品之上, 不可独立视之。根据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 再具体结合纪录片研究学者何苏六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的研究划分, 将改革开放以后的纪录片解说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成长期 (1978—1992) 、突破期 (1993—1998) 、完善期 (1999—2010) 和多元化时期 (2011—2018) 。本文将从有声语言的角度, 对其中之成长期 (1978—1992) 进行详细具体的历史研究。 一、背景解读 1. 电视纪录片步入正轨 1976年底, 持续了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被终结, 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逐渐走向正轨, 整个国家开始复苏。随后, “改革开放”被提出, 中国人民从“文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开始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了憧憬, 在20世纪80年代中, 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自由, 心中也对祖国的富强萌生了希望。在1980年1月中旬,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尽快落实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 为中国的发展勾勒出美丽蓝图。 人们的思想也从禁锢的状态到获得思想解放的状态, 这个时代中, 人们逐渐有了话语权, 开始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纪录片中开始以作者或片中某个人物说话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 无论纪录片的样式有多么丰富, 解说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始终有增无减。 20世纪80年代, 大部分纪录片以政论性解说为主, 究其原因, 是因为政论性解说曾经是人们“消灭阶级敌人、团结教育人民”的主要途径, 在新时代中成为了“引导、鼓舞人民”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 百废待兴。全国性电视传输网络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建立起来, 我国电视纪录片也正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纪录片在这个时期热衷于拍摄民族以及历史等宏大题材的内容, 也是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所以很多带有显著民族象征意义的文化古迹等成为最好的载体和对象。受社会思想的影响, 人们的意识也开始觉醒。虽然在纪录片中还没有将个人独立作为主角进行拍摄, 但已经有了个性化的具象出现。那种对民族精神象征的山河的写照, 也赋予了极大的人文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纪录片的“求真务实”要求越来越强烈, 再加上拍摄技术的不断进步, 促使我国电视纪录片朝着纪实性方向发展。这种纪录片的纪实语言风格, 对于纪录片的实质是非常吻合的。这种风格的出现, 即刻被观众认可, 在纪录片界也流行开来, 成为后一时期主导性的潮流。 这种纪实性的语言产生并流行, 还有两个国际性的因素不可忽视:一个是这一时期与日本电视机构的多次联合拍摄, 他们的一些纪实思路与理念, 极大的冲击了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另外一个原因是受到这个时期来到中国的伊文思等国际纪录片人的言论的影响, 为纪实美学的建立和流行作出了美学理论上的铺垫。 在解说成长期之前的肇始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从严格意义上讲, 并没有走入正轨。因为它一方面依附于政治;另一方面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形态。然而, 在这一时期,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全面起步, 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成为后面几个时期的铺垫, 也能找到一种逻辑勾连。 这个阶段可谓我国电视纪录片最富想象力、最有成效的阶段之一。不管是纪录片观众还是制作者, 都被一系列纪录片巨著所折服、吸引、激励, 将人们内心那种纯粹的爱国情怀充分激发与述说, 并在不断的探索和期盼中, 以电视为媒介, 构成了这一时期极其独特的人文景观。 2. 纪录片解说的觉醒 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人文色彩浓重, 从过去声音刻板的、高调刺耳的解说向这一时期的人性化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技术改变, 而是思想的改变, 解说样态的觉醒。 首先, 是解说的声调明显下降, 语速舒缓, 节奏感强, 情感把握得当。这一时期的解说在听觉感受上和前一时期差距很大, 听起来非常舒适、自如, 那种中音解说的回落, 也是一种心态平和的表现, 带给观众宁静、美好的享受。 其次, 在纪录片解说中能够将纪录片的内容做到纪实性解读, 语言样态真实、自然, 是一种叙述状态, 达到了纪录片最本质的内涵。在上一阶段的解说中, 是不存在这种纪实性的表达方式的。而到了这个时期受到纪实性语言风格的影响, 解说语言多以讲述为主, 在这种表达方式下, 解说整体风格都是娓娓道来, 和颜悦色的状态, 深受观众的喜爱。 最后, 是解说中将观众定位为核心。由于前一时期, 整个社会的核心是政治, 电视的宣传以及纪录片主要功能也都是围绕政治而展开的。那么在解说当中, 所面对的观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受众, 而是宣传主体, 灌输对象。那么电视与人民的关系就是不对等的, 纪录片解说也就会自然呈现出高高在上的语态, 是目中无人的, 让观众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经历了那么压抑的时代, 语言的受限, 思想的禁锢, 到了人文化时期, 电视的主体功能有所改变, 以交流传达信息纪实为中心。那么观众的地位就自然而然的有了提升, 达到和电视平等的关系。在一对平等的关系中进行对话, 势必要进行信息的有效传播, 那么对话的两端应该是“好好说话”的, 否则无法将交流开展得和谐顺利。这种变化让纪录片解说的语态趋于平和、松弛, 说话时语气是舒缓的, 语言创作表达是有明确对象感的, 和观众的交流愉快、温暧、深情款款的, 把观众的诉求融入到解说语态中。 在这个时期纪录片的功能变成了“鼓舞人民、引导人民”, 对观众的感受是良好的, 观众从解说当中体会到了自己被尊重、被重视的转变, 有了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地位。虽然没有得到直接的话语权, 但解说中的很多表达代替了观众的话语心声, 是话语权的间接获得。这种解说语态带来的变化, 为纪录片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作品案例分析:《话说长江》 在这一阶段的纪录片当中, 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分析这个时期与之前时期的解说比较, 无论从解说风格, 解说样态, 还是观众对于解说的感受而言, 都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解说是有声语言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声语言的创作对于一部纪录片的塑造, 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如果一部纪录片缺少精彩的解说, 哪怕拍的主题再精彩, 再生动, 都会让影片不完整, 失去本身的色彩和魅力, 达不到让观众彻底的理解, 以及完整的欣赏一部纪录片全部思想与内涵;而精彩的解说同样也会使得一部纪录片在它原有水平和价值的基础上, 为其增光添彩, 最大限度的发挥纪录片的全部解读与精髓。 《话说长江》这部电视纪录片最早是在1983年8月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一共有25集, 它是一部讲述长江沿岸地区的人文、地理情况的纪录片。该片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捧, 一时间掀起了国家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热潮。 在《话说长江》中, 人们对其极高的评价除了影片本身的主题内容之外,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解说的无比精彩, 由于受本文的写作主题与篇幅的限制影响, 主要从解说的角度对该纪录片进行分析。 从有声语言的角度观看《话说长江》,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解说史上的一大成就。那种绘声绘色, 娓娓道来的解说方式, 一时间让观众感受到了有声语言的魅力, 温暖了群众的内心。也为今后纪录片的解说确定了基调与学习的方向。 1. 作品背景 《话说长江》是系列电视纪录片, 于1983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它是中央电视台与日本私营的佐田企划社联合拍摄的, 一共25集, 每集20分钟, 每周播出一集。这是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 向观众呈现国家人文地理风貌。本章解说节选为第一回。 这部作品以自然人文的视角, 纪实的手法拍摄长江的风貌, 有自然的, 也有人文的。《话说长江》让观众们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真切情感, 一时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爱国情怀。 借景抒情, 叙述长江的种种风貌, 自然与共的真实历史与现实, 表达的是人们内心最火热的爱国情怀。因此, 在这种背景之下, 《话说长江》在解说创作上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既要自然, 又要有所升华, 而且还要不露痕迹, 否则会令人反感, 无法接受。这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上难度是较大的, 要么就平淡无奇, 成了流水账的表达形式, 要么就是讴歌赞颂的爱国情怀的直接抒情, 这两种极端的解说样式, 都会让这部纪录片前期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 把握好这个度是不容易的, 因此对解说的要求是极高的。 2. 风格 风格的确定能够使解说的表达找准方向, 定好基调。解说的风格是离不开纪录片风格的, 同时, 解说词的风格也会对解说风格定位更为精准, 对解说词的研究和分析, 能够促使解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话说长江》的解说词大量使用亲切的语言叙述, 体现真正的“话说”, 体现真正的人文色彩。在认真研究《话说长江》的解说之后不难发现, 其风格是朴实无华, 真实深情的。解说中男女串词搭配自如, 犹如两个老朋友的对话状态, 更加符合了朴实、真诚的语言表达风格。 恩格斯说过, “我们将观点隐藏在字里行间”。从《话说长江》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笑脸、蓝天、绿树和白云, 再配上生动的解说词, 让观众体会不到丝毫的被强迫感。需要让观众在观看之后产生自然而然的爱国情怀, 宣传的色彩越淡越好。遵循了这样的理念, 对《话说长江》的风格也自然有所掌握, 这种朴实、平凡的语言表达风格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和自然, 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3. 解说身份 《话说长江》是我国第一批主持人当中最为著名的两位朗诵艺术家陈铎和虹云为其解说的。二位在解说这部纪录片时, 以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的角色身份来解读。当以第二人称解说身份解说的时候, 面对长江称之为“您”, 似乎像是对长辈、智者的对话, 解说带有浓厚的崇敬之情;当客观描述长江的种种特点与风貌时, 以第三人称出现, 在解说时表达较为细腻、准确, 情感温婉富有变化性。 4. 解说语言表达样式 《话说长江》解说语言表达样式并非单一的, 既有讲解型表达样式, 也有议论型表达样式, 还有抒写型表达样式等。在这多类型的解说语言表达样式中, 有的地方是表达长江的恢宏气势, 波澜壮阔的特性, 那么就会是议论型表达样式, 因此在这部分声音以实声为主, 力度较强, 吐字圆润集中, 节奏多凝重, 情感多为高亢。这部分解说整体听起来严肃、庄重、大气。 有的部分是表达长江细腻温情的特性, 带给长江流域的人们幸福生活, 那么这部分的表达就会以抒情型表达样式为主, 通常在这一部分中由于解说词以描写为主、抒情为辅, 而且还会用到一系列名句, 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排比等修辞方式, 因此在这一部分中解说大多以抒情、说明以及描绘为主要目的, 吐字圆润, 情感真挚。 还有的部分就是纯粹的向观众介绍长江的地理、人文、支流和历史等客观事实, 这部分内容所对应的解说表达样式应该为讲解型, 那么解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和说明。在这部分当中, 解说应该耐心细致的向观众讲解, 多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出发, 节奏适当, 遇到了专有名词或生活中不常出现的词汇时要适当减慢节奏, 吐字清楚。经过解说的耐心、热情、真诚的讲解, 观众对长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情况有了基本的掌握, 并萌生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向往。 5. 解说的速度和节奏 根据对《话说长江》的风格、解说语言表达样式的分析, 以及题目“话说”的定位, 可以确定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语速是适中的, 甚至有些地方的表达是偏慢的, 方能把本片柔情、温暖、叙述的状态表达到位。配合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节奏主要也是和缓平稳的, 不会有太大的起落变化。 三、陈铎与虹云的“话说”式解说 在20世纪80年代, 电视观众的记忆当中, 对陈铎和虹云的名字并不陌生, 他们杰出而富有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风格为那个时代的观众带来了共同的审美与记忆。即使是在当下商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再次回顾陈铎和虹云的作品, 不禁令人产生无限的敬佩之情, 将当下的心绪立即带入到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向往之中。 陈铎在解说《话说长江》之前, 曾参与解说过另外一部也非常重要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中, 陈铎是该剧的主要解说, 由于这部剧是中日合资共同拍摄的, 在将该剧拿到日本编辑时, 日本震惊于中国居然还有如此精通于讲述之道的解说人员。 陈铎于1939年出生在上海, 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在1958年, 时值20岁的陈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电视工作者。正是由于个人的独特经历, 使他对中国电视的创作独具个人风格与魅力, 在解说表达上也会因其个人经历与学习经历的共同影响造就了不可复制的艺术表现力。 见过陈铎本人或者观看过他主持的节目的人都会对他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戴着眼镜, 满头银发, 清秀的面孔上总是呈现出和蔼可亲的微笑;穿着大方得体, 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讲究;为人谦虚和蔼, 工作一丝不苟。这些特点塑造出了陈铎儒雅大方的知识分子型气质, 这在中国传统男性以往的印象中并不常见, 也使他备受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声如其人, 陈铎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较高的文化修养, 造就了他对待电视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 并且带有一颗热情昂扬的赤子之心。研究过陈铎的解说后不难发现, 他的声音里始终都不会有那种粗犷豪放的状态, 即使是表达长江的壮美之景, 也是带有细腻与温婉的色彩, 向来都是娓娓道来, 平等表达。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细节, 就是陈铎对解说词中多次出现的感叹词的处理, 没有一处是使用实声的处理方式, 都是用极具细腻感情, 而从内心深处酝酿、沉淀后发出来的一声叹息, 轻柔、温和, 又不失浓郁的感情, 极具个性化表达样式。结合整体的解说风格, 陈铎的解说带给观众的是听觉享受, 没有压力和强迫式接受。这种独特的男声解说的话语样态, 与解说创作的表达要求高度契合, 在解说历史上并不多见, 是宝贵的财富。 而虹云的解说特点就又有不同。虹云是我国著名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于1944年出生于北京, 18岁的她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正式毕业。毕业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和综合节目部做播音员和主持人。虹云参与配音和解说的作品众多, 有《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我爱祖国山河美》《伏尔加日记》《中华文明之光》《情系毛泽东》《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将军世纪行》等众多纪录片, 给观众带来了无数优秀作品, 深受群众喜爱。 研究过虹云的解说特点之后, 不难发现她的音色出众, 洪亮通透, 富有个性, 听起来动听悦耳。虹云在《话说长江》中的解说与陈铎配合十分默契, 尤其在对话式解说的表达中, 衔接流畅自如。虽然作为女性, 虹云解说的声音不但是柔美的, 而且在这当中更体现出了一种特有的坚定。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 她的感情始终是保持饱满而热烈的状态。《话说长江》的内容丰富, 感情有细腻、有高昂、有平静、有温婉等等, 在众多感情变化中, 虹云能够准确把握, 并及时做出声音创作上的调整, 将长江的风情万种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 陈铎和虹云的解说为《话说长江》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没有他们的精彩绝伦的语言创作表达, 这部纪录片不可能成为我国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种经典是不可复制的, 为今后电视纪录片解说指明了方向, 创立了学习的范本。他们二人的解说风格各异, 但又有相似之处。 首先是“话说”。题目的“话说”点明了整部片子的核心, 即所有的解说词和有声语言的创作, 都要符合叙述的状态, 娓娓道来, 不矫揉造作。基于这样的根本, 陈铎和虹云的解说完美的做到了这个要求, 诠释到位。但“话说”并没有降低解说的表达美感, 朴实中始终带有浓厚的艺术色彩, “话说”之余含有“朗诵式”, 即使是将《话说长江》的解说单独欣赏, 也完全可以成为一部优秀的朗诵艺术作品。 其次是“柔中带刚”。根据对陈铎和虹云的解说研究, 可以发现二者的语言表达都是属于柔和、温情式的解说特点, 但在这种“柔”中, 却并不缺乏力量, 柔中带刚的创作表达为《话说长江》带来了丰满的情感和表达的多样性。 再次是“张弛有度”。这种张弛有度的声音表达特点, 需要具备有声语言扎实的基本功作基础, 即声音弹性和语言功力。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一个是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对于电视的特点都并不陌生, 尤其是虹云作为播音专业科班出身, 对于有声语言的创作技巧也是了然于胸, 甚至在仔细辨别二者解说的声音特点后, 能够感受到虹云的声音样式中是带有一定的播音专业特有的声音痕迹的。 最后是“目中有人”。说是目中有人, 实则是心中有人, 这个“人”就是观众。相对于人文化时期的纪录片解说, 政治化时期可以说和观众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一副高高在上, 目中无人的状态。而到了人文化时期, 纪录片解说的变化非常大, 从那种极端的状态到对观众重视和尊重的状态, 表达了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从解说的声音样态和表现方式中都是能够明显体会到的, 语气的和缓, 节奏的适中, 音调处于中声状态等等这些变化, 都能给观众带来舒适的感受, 加之情感的真挚、含蓄的抒发, 将观众自然而然的带进了《话说长江》所要表达的真实主旨——爱国主义情怀。这种软实力的运用是最为有效, 最深入人心的。《话说长江》的成功不是偶然, 精彩的解说也不是运气得来, 这都是基于时代的选择, 人才的培养应运而生——也是对每一时期的纪录片解说成就的最好概括。 |
GMT+8, 2025-1-15 20:04 , Processed in 0.2810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