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国》创作的基本思想 当我们走进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两个展厅, 打量着锈迹斑斑、布满秀丽刚劲的中山文字“中山三器”的时候, 笔者相信每个人都会触摸到这个历经2000多年历史沧桑、遥远而神秘国度的体温, 感受到这个游牧民族——白狄族身上散发的强烈气质。 中山国, 前后存在了200多年, 历经三次被灭、两次复国, 在太行东麓、滹沱河边强盛一时, 是中华民族历史大融合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它的兴与亡同样是战国诸强兼并终归一统历史的重要环节。 然而, 虽然散落在各种典籍中记述中山国的文字有1.3万多字, 却只有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中山策》里记载了中山国后期的一些历史片段。中山国似乎被历史学家故意忘却, 甚至被冠以“中山狼”的恶名。 如果去除华夏正统史观对中山国的偏见, 从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现代历史观去观察中山国的历史, 这群从西北被迫迁徙到太行山一带在华夏腹地顽强生存的白狄人, 毫无疑问也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他们几代人筚路蓝缕、三起三落, 为了尽快融入华夏文明虚心学习, 在融合中迸发出具有鲜明风格的文明成果的创造力, 无疑也是值得敬仰与怀念的。而这种理念, 是纪录片《中山国》创作的基本思想。 二、《中山国》项目启动 2013年10月, 河北社科联在有关部门和领导支持下, 联合河北省中山国研究学界的专家学者, 发起成立了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研究会集中了河北乃至全国中山国研究的优秀力量和智慧, 整合人才、信息、文物资源, 搭建学术平台, 推动中山国考古挖掘、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其中, 通过影视方式把中山国的历史推向大众, 拍摄一部探究中山国历史的纪录片,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山国的历史和文明, 是研究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4年春, 纪录片《中山国》的创作筹备工作开始。2015年11月, 《中山国》摄制组成立, 此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中山国的著作:从何艳杰、曹迎春等的《鲜虞中山国史》《中山国经济研究》, 到段连勤的《北狄族与中山国》、吕苏生的《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 从杨宽的《战国史》到张守中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 从刘来成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到陈应祺的《中山国灵寿城第四、五号遗址发掘简报》, 积累了30多年的中山国学术成果如雪片般快速进入摄制组的大脑。此外, 摄制组还到河北博物院、平山中山国王陵遗址实地考察, 分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展开调查交流, 前后共踏访了省内外100多处重要历史遗存, 走访了39个历史博物馆、档案馆、考古研究院所, 亲身触摸感受中山国在北方大地上的历史文化点滴。 三、解决实景拍摄难题 随着中山国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 中山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 中山国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始提上日程。2012年4月, 河北省文物局在2009年制定的《中山古城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最终完成的保护规划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成立后, 会长张志平在河北省文物局、平山县委县政府支持下, 积极推动《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的制定, 使古城遗址的保护利用进入新的时期, 纪录片《中山国》的筹划和拍摄, 也成为河北省宣传中山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 2016年春节后我们建议, 利用王厝墓南侧闲置近10年的烂尾工程建成中山国王陵陈列馆, 在陈列馆大厅设计中山王大殿, 左右两侧设置中山国都和考古遗址公园两个大型沙盘, 这样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内容充实有吸引力的核心景观, 又能够解决摄制组的实景拍摄难题。春暖花开之际, 陈列馆工程拉开序幕, 纪录片的创作也逐步走向历史纵深, 直面诸多绕不开的中山疑问。 四、直面中山国历史研究难题 在研读中山国历史, 与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沟通交流过程中, 我们逐渐发现, 中山国历史研究30多年的成果充分证明了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是学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归纳起来, 围绕中山国历史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山国是不是由白狄人建立的国家, 白狄、鲜虞、中山国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山国建立与灭亡的年代, 中山国君世系及在位年代;中山国早期都城到底在哪里;魏文侯为什么要远隔千里借道赵国征伐中山国, 魏属中山是否真实存在, 它对中山国后期走向强盛起到什么作用;司马赒和司马熹是不是同一个人, 在中山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中山国为什么能够三次复国并逐步走向强盛;中山国为何强盛之后迅速亡国, 是否亡于“崇儒说”;司马迁为何不为中山国立传。 作为一部要回答诸多历史疑问的纪录片, 首先要广泛吸纳已有的学术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令人信服的观点。经过半年多的考察、学习、交流后, 我们确定了一个60多人的专家采访名单, 并根据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观点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 制订了翔实的采访计划。 除了采访, 我们还通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博物院搜集到很多考古现场、国内外展览的第一手图片资料, 找到河北科教电影厂1978年拍摄的中山国考古及文物展览的纪录片, 以及陈应祺生前接受采访的视频资料。这些影像资料对全片内容的丰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充分吸纳海内外学术成果 中山国是由游牧民族的一支——白狄族, 从陕北高原逐步东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国家, 它的文明形态在与华夏文化的交融中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特征。深入陕西、山西拍摄白狄族东迁留下的遗迹, 对于揭示中山国由弱到强逐步崛起的过程很有必要。 2016年7月, 笔者和执行总编导刘亚军先后率组赴全国相关省份拍摄。在陕西, 摄制组完成对周原遗址、周公庙、秦穆公大墓等的拍摄;在山西, 摄制组采访晋国史学者吉琨璋、李尚师, 拍摄山西博物院、晋祠、曲沃晋国博物馆、魏国统治中心夏县禹王城遗址;在河南, 摄制组到河南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及天子驾六博物馆拍摄相关文物。除了上述地区外, 摄制组还专程赴内蒙古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 拍摄游牧民族风格鲜明的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物, 到陕西韩城拍摄司马迁祠, 到南京紫金山拍摄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代中山王徐达的墓地。 从2016年8月开始, 摄制组陆续在北京采访了研究先秦史及中山国的著名学者: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孙华、徐怡涛,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古器物部副主任丁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王和,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袁剑,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郜丽梅, 等等。对他们的采访, 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 提升了本片的文化高度和权威性。 2016年11月, 摄制组采访了我国台湾省篆刻学会理事长、西冷印社社员黄尝铭先生, 日本京都大学著名考古学家冈村秀典教授, 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罗泰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先生, 等等, 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山国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 它所受到的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有魅力。 六、讲好中山国的故事 2016年春至2017年初夏, 近16个月的时间, 我们一直沉浸在中山国的历史中, 中山人由西北辗转东迁而来, 在华夏腹地顽强生存的故事渐渐清晰起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曲沃晋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一路走来, 我们清晰地聆听到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的青铜时代——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大气磅礴的融合史诗恢弘的交响, 从中山古城遗留至今的残垣断壁、王陵墓葬、东西陵山脚下这片颇具王者之气的沃土, 到河北博物院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中山文物……在这样的浸染中, 活跃在中山国历史舞台上的那些性情各异的历史人物, 从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厝、椄恣、王尚等中山国七代君王, 到鼓须、公孙焦、乐舒、司马赒、吾丘鸠, 从魏文侯、赵简子、齐威王、赵武灵王, 到乐羊、李悝、苦陉县令、李疵、白圭, 也逐渐鲜活起来。 经过一次次的争论和沉淀, 以《发现》《崛起》《繁盛》《拐点》《悲歌》《流韵》为题的6集故事脉络的骨架和血肉逐渐丰满起来, 并最终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
GMT+8, 2025-1-15 19:35 , Processed in 0.17200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