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出好的纪录片解说词:纪录片解说词的特性 从根本上说,解说词的特性就是配合性,因为最早的纪录片制作技术的落后而无法记录声音,为了解决看不懂画面的问题,便开始使用字幕,字幕就是最早的解说词,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配合画面解释其意义。后来电影的发展解决了声音记录的问题,字幕也就慢慢被现场声或后期录音替代了,在纪录片中就体现为解说词的角色。
既然解说词的根本任务是帮助观众看懂画面,因此画面自身已经明白展现的意义解说词就不用重复,它必须提供画面没有的或没有充分展现的意义以协助观众的观赏。因此它所提供的意义既不能重复画面,也不能与画面毫无关系,而要若即若离,密切地配合画面的展开。同时,其他要素如同期声、音乐、音响等也要配合解说词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影片整体的建构。
比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打沙枣”这个经典段落,就充分地体现了解说词及其他要素的配合性。在这个段落中,共有17个镜头,以推、拉、摇、移等多种拍摄方法将刘家父子打沙枣的过程表现得生动有致,同时又以音乐、音响等声音要素与解说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与画面的相互融合的任务,使这一段的叙事表现非常出色。这一组镜头一气呵成,表现了刘泽远父子打枣的完整过程,各种要素的搭配十分合理。
从画面上说,以第8个镜头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第1~8个镜头多用中、全景,表现打枣过程;第9~16个镜头全用特写、近景,表现捡枣过程;第17个镜头则用全景拉至远景,交代刘泽远父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整个段落进行了总结。这一段落的表现重点不在刘氏父子如何打枣,而在以沙枣树为衬托显现刘泽远与恶劣环境相抗争的精神,这也正是沙枣树的精神,因此如何表现这种精神才是编导的重点所在。捡枣的过程把沙枣的红润晶亮与刘泽远粗糙的双手、饱经风霜的面部进行了强烈对比,使二者达到了有机的融合,其画面的表现作用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在这部分就不再进行解说,以免与画面重复。而在前半部分的打枣画面中,因为难以表现这种精神,于是编导就运用了解说,将沙枣树耐干旱和寒冷、果实又涩又甜的特性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对画面中的沙枣树有了深刻的理解,脑海中不自觉地将其与刘泽远进行类比。这样解说词配合着画面,与画面相互生发,完成了对刘泽远的精神刻画。此外音响和音乐的巧妙配合也在对刘泽远精神的刻画中发挥了积极的衬托作用。
|
GMT+8, 2025-1-16 01:11 , Processed in 0.32019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