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真实性层次分析 1.1认识论层次的真实 电视纪录片本身就是将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及事件作为基础,但同时也需要包含有艺术层面的理和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纪录片才算是真正参与到了文艺美的创造过程中来,也就是说,只有将电视纪录片的真转化为艺术真实方才可以保障电视纪录片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同时其真实性并非是仅仅能只有形象形式和生活现实较为接近,同时其内容中也包含着生活的真谛。电视纪录片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需要做到现象的描绘以及本质体现二者的共存。就是需要人们在欣赏生活外在联系的基础上透过外在看到其本质。换句话来说就是需要作用在人们感官上的现象真实以及理性的本质真实上。 1.2对象主体心理层次的真实 电视纪录片想要在情感层面产生相应的美感,相关的制作人就需要牢牢把握住对象主体的心理真实。这里所指的对象主题心理就是针对艺术形象内在的心理活动做到如实的描述以及揭示。内心真实的价值目标追求依旧还是真实,只不过这种真实是心理层次上的,但是心理同样需要外部的生活以及社会环境作为载体,也就可以说心理真实和社会真实在某种意义上看来是相同的。电视纪录片为了更好的达到人物心理真实,务必要将焦点聚集在人物的精气神三方面。这就是说在题材的选取环节需要注重于那些可以折射人们思想及灵魂的题材,借助于人物形象的外在故事将人们的内在的精神世界予以展示,与此同时一个题材反映人们内心世界多重变化的可能性越高,其可以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就会越大。出去之前的选材之外,之所以可以达到心理真实的利用一个原因就是电视纪录片的语言真实中的关于人们心灵以及情感的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映照出自身的真实情况的同时看到另一种不同的人生,由此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1.3创作主体意志层次的真实 创作主体意志层次的真实从其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内在性的心理层次上的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却又与之前提到的对象主体心理层次有所差异。创作主体的意志层次真实是创作人员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真实情感灌注到艺术形象之中的这样一步操作。这种充分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意志不单单是我国文艺创作的传统,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富有民族特色艺术真实性的追求。 2. 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纪实性为其基本风格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真实性是经过导演的假设及其虚拟化过程中诞生的。从某个角度上看来,在进行事物的纪实性拍摄的环节中,在这些片段中就已经融入了导演自身的情感以及主观化的情怀。这也就是说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导演为了追求真实性往往都会将自身的主观情感隐藏在影响背后,让受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自行感悟这些情感,也就是借助一种极为特殊的冷静视角让受众亲身领悟到电视纪录片的特色。由此也不难看出,纪实性是当前电视纪录片最为基础的特点。 2.2 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筹发展 一部完美的电视纪录片除了自身的纪实性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化特点,就是在人们完全了解电视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文情怀进行自主化的探索,也就是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表达出自身对于内容的具体感想,也就是做到了艺术性和真实性的统筹发展,促进电视纪录片的更进一步发展。 2.3 艺术性为其主要表现技巧 艺术性本质上就是电视纪录片生动化的重要体现,将艺术性融入电视纪录片中可以更好的保障纪录片被更多的人所欣赏,同时也会为之添加相应的艺术特色,使得电视纪录片高出生活的同时不过度的夸大且具有极强的生动感。举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电视纪录片不仅仅是一个美食的纪实片同时也是展示人们生活特色及其风俗习惯的纪录片。人们在观看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时候往往都会将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丰富化的餐桌画面上,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隐藏在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从而实现内容升华的目标。 3. 如何进一步提升功能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真实性 3.1 视听语言的逼真感提升 创作艺术作品的这一过程完全无法脱离创作主体的再创造环节,同时这个纪实的过程也是创作人员本身借助摄像机来观察拍摄对象的这样一个过程。纪实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组织类型,需要在叙述的整个过程中是吸纳表达以及内容的完全意志,最终将事物自身发展环节中的逼真效果予以再现。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真实性想要提升的前提条件就是逼真感的提升,为此在提升其逼真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视听语言的纪实。视听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影像展示的中间环节,虽然其本质是客观化的记录,但是不可以将虚构影视作品中的语言随意添加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在电视纪实的这一环节中,创作主题自身的意识是需要将现实最大程度的复现出来,但是因为电视基本手法使然导致创作主体的个性化选择往往充斥着纪实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落,为此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视听语言的纪实绝不是现实的复制粘贴。第二,叙事层面。视听语言本身就是以画面作为基础的,并且因为受到时长的限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只可以使用蒙太奇的方式,但是在叙事的环节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视听语言的真实性需要确保镜头及画面完全符合事件原本的发生顺序。 3.2 将作品完成环节定位在受众环节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来看,只有读者从文本出发进行二次创作之后一个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完成。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镜头拍摄的画面一旦成立,就会立刻具备独立于创作者之外的生命意义。创作人员将记录作为一种手段,为受众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丰富化的情感及人文内涵。因为电视画面自身具备着相应的多义性以及含糊性,导致画面的具体含义并非是由视听语言自身的创作人员决定而是由视觉传播环节中的接受主体观众所决定的。而在判断纪实作品真实性的过程中这个“真实”却往往会因为受众自身的生活期待视野以及对纪录片作品期待的差异而产生对应的差异。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最佳程度的“真实”接受度纪实需要将受众自身的接受程度及其视听语言形式两种形式的适度错位之上,有了这种性质的适度错位才可以保障受众对于自身期待的适应、调整、打破以及建立。 4. 总结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视听语言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同时是极为关键的创作因素之一,应当更加广泛的在电视纪录片的构思以及创作中予以运用,并且其视听语言的真实性分为认识论层次、对象主体心理层次以及创作主体意志层次,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其视听语言的真实性就需要做到视听语言的逼真感提升以及作品完成环节定位在受众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烨伟.关于电视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研究[J].戏剧之家,2018(06):107. [2]张彪.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6(12):75-76. [3]李晓岑.撩动心神的影音魅惑[D].曲阜师范大学,2014. |
GMT+8, 2025-1-15 22:33 , Processed in 0.07865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