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是电视片中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真实近距离地接触现实事件,以不同的角度对当前所处的环境或者社会文化进行重新解构,从而传递独特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与电视剧和其他片种不同的是,大部分纪录片全程只有少量的人物语言,大多数时候都是背景语言和旁白,主要阐述被记录事件的深刻含义以及被记录人物的心理活动。大部分被记录对象的语言需要制作人员讲解和传导,这类工作需要配音解说人员来完成。配音解说人员需要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和真实的时间场景作出自我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代入角色之中,对于纪录片质量的把控有重要意义。 1 电视纪录片配音风格化的意义 1.1 主题具有层次感,形成鲜明体系 电视纪录片近几年在国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本原因并不是国内的制作水准提高了,而是制作方向有了创新突破。从《人与自然》到《舌尖上的中国》,其实质并没有很大变化,却获得更多受众群体的认同,这主要是由于风格多样化满足了不同观赏者的心理诉求。首先,以往的电视纪录片多以黑白单调的背景为基础,配以统一标准的配音解说风格,基本上如果阐述事件结果较好时情绪高昂,抑扬顿挫,而阐述事件结果较差时声音就会低沉、沙哑,基本情绪上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难以真正将受众代入实际场景。而近年来电视纪录片拓展了配音解说人员的层次性,对不同纪录片不同帧数出现的不同场景都有严格把控,体现情绪的起伏高低,甚至以多种情绪传达一个主题。这种风格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纪录片整体基调不变,但是配音解说却做出了新的拓展,而这种拓展停留在引导与联想层面,让一千个观赏者创造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以《航拍中国》为例,主要展现了当代中国科技质的飞跃,配音解说却没有选择较为现代化的配音风格,声调较缓慢,采用了三种配音手法在一句话中集中体现,从而丰富了纪录片内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1.2 感情具有区分感,价值主体规划完善 纪录片虽然不同于商业片,需要大量的消费群体,同样需要以价值实践为导向,形成独特的行为特征与艺术文化。进行电视纪录片配音风格化其实不单单是对配音环节的创新,同时也对围绕着配音整体部分的优化进行了规划设计,能够确保配音的场景和对象与配音角度风格相契合,因此加大了纪录片实践与多角度操作的可能性。过去的纪录片虽然同样传递事实,但是除了主要的场景较为真实,由于配音人员对当时的实践缺乏联系,导致许多配音内容流于表面,难以使观赏者达成共鸣。有些纪录片制作不规范,如当音乐前奏响起时,配音语言还在进行中,导致场景内容难以衔接,艺术性大大降低。进行风格化塑造,则是确立了配音标准规范性的法则,对配音在什么时间段的艺术语言以及配音情绪的变化都做出精准的设计,同时尽可能要求配音人员跟随拍摄人员进入实践场地,亲自感受真实的情况,从而以真情融入,提升纪录片的制作水平。 2 电视纪录片配音风格化的现状 2.1 整体风格的变化 伴随着纪录片的强势崛起,另一种名为专题片的片种也进入了大众视野。这两种类型的片子都有相对严谨和严肃的风格,力求真实与明朗。所以,无论是朗读解说词还是制定解说文稿,似乎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配音解说人员在吐字发音和情绪调动的过程中都是跟随内容的深入进行变化的,一开始都没有太大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在配音解说这一块主要是为了烘托纪录片的气氛,将听众带入到纪录片的场景中,因此,配音员往往会加大解说力度,吐字清晰且具备一定的解说技巧,例如:在停顿与解说速度方面都做了精准把握,但是往往由于太过于注重解说技巧,却不具备一定的感情,促使纪录片流于表面。近年来,纪录片作出了大胆尝试,区分专题片的表现手法,确立自己的配音风格,首先就是解说词方面,从原来的注重美感和清晰度转向如今的情绪共鸣。 以195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第一部国内纪录片《到农村去》为例,整部纪录片应该是描述乡村生活,从贫苦的农村困境转向投身农村的期盼,节奏应该是高低起伏和快慢有致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实际上从解说词开始,配音的创作就没有太大的风格变化,基本上只是为了配合制作组宣传某方面建设内容,并没有真正将配音落到实处。按部就班、一本正经的进行配音,过于强调字正腔圆,却缺少了质感,没有调动情绪,无法让听众建立与纪录片内容的联系。而近年来随着人文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层次进入了现代化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贯彻,纪录片作为记录社会人文景观与现实生活的片种,取材于社会现实,理应站在百姓的心理标准进行配音输出,以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为例,解说词不再是单调地进行内容输出,而出现了大量引导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华尔街进行输出,同时要求配音员流畅有力、平和自然,娓娓道来,注重配音的速度与节奏。除此之外,随着解说词的历史发展,其不仅仅要求在配音人员的情绪基调和解说方式进行变化,同样需要对解说词进行改良,从而塑造双重风格。过去的解说词结构单一,基本都是为了烘托渲染确立的古板结构,朗读下来井然有序。但太过于普通,即便是配音人员情绪把握得再好,念出来也令人觉得生搬硬套。由于过去的解说词几乎都是靠想象和编造的,脱离了现实生活,很多词较为官方,有一定的格式,犹如现在的公文,必须庄重肃穆,不能出一点差错。近年来随着制作组深入居民生活,对解说词进行风格塑造,也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解说词更倾向于与受众群体平等交流,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过去的解说词有大量的肯定语气,而如今的解说词却有许多疑问句和反问句,按照文章大意以及整体气势不断演练,得出与平民百姓交流时的最佳状态,因此,在配音过程中更加轻松且幽默。以纪录片《敦煌》为例,“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当这个英国人第一次展示他在中国搜集的文物时,当地官员只是这样淡淡地问了一句。他叫斯坦因。有人说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是骗子,是丝绸之路上的魔鬼”。这段话就是按照文章的脉络结构、大意及思想感情,进行整体感知与细节把握的有机结合,将解说词由无声传递变成有声交流,将平民百姓代入那个与配音人员问话的主人公,亲身感受配音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配音人员不仅做到了片子整体节奏的把握,同时对画面的疏密以及同期声的位置等都进行了精准考量,提升了配音的质感。 2.2 纪录片视角的变化 同一个主题经过不同角度的解构也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纪录片反映的是社会现实记录,传递的是感知与理解。而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不同,因此,看待纪录片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制作纪录片的人员也是普通人,看待同样一件事物会有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就造成配音风格也存在变化。根据视角基础进行配音渲染,使配音风格更具有层次感。过去,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都是以俯视角和仰视角为主,即站在第三方角度看问题。这也就导致纪录片的配音演员无法身临其境,同样以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配音显得生硬古板,难以将倾听者代入场景中。由于不具备思想感情,无论是配音节奏还是语言风格都是一板一眼的,给人一种陌生感。而现如今,大多数配音都利用平视角看待问题,自然说话、口腔松弛,不自觉地淡化了配音痕迹,仿佛已经亲身经历了,只是在叙述自己的看法以及理解,增强了表现力。以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为例,配音员从一个普通人的自身感悟还原了毛主席的一生,吐字自然,节奏舒缓,令人回味无穷[1]。 3 电视纪录片配音风格化应具备的策略 3.1 用画面承托情感 现阶段我国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人员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作模式,导致配音人员在进行电视配音时需要寻找合适的人员,这就延长了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周期。而固定的配音人员需要适应拍摄时长以及训练配音技巧,就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配音风格研究。但是,相比播音员来说,电视配音员不仅需要进行语言输出,还需要根据画面变化调整配音节奏与情绪,播音员播读稿件就可以传播信息,而配音员则需要达到语言与电视画面的完美契合,由于受制于画面的内容与人物的情感状态,配音员需要对配音对象综合了解,不仅仅是一个角度,还应是多方位的解析,还需要对多个人物进行配音,这就要求配音人员必须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丰富的情感,能够随时调配。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是训练专业画面感知能力的配音人员,通过多种配音作品的画面研究,把控最佳的技巧,能够随时根据画面作出调整[2]。其二则是立足于实践,丰富自身的联想能力,用画面形成于自己的头脑中然后独立联想,延伸出与画面相关的真实情感。不能单纯根据稿件进行主观分析,应该结合整个画面的图像以及实践感悟,得出记录人物真实的心理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以真实报道的一期纪录片为例,某节目主要以记录平民生活为主题,通过采访居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挖掘出人民群众最真实的诉求。在这一纪录片中有一期节目最为印象深刻:有一个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进入高等学府。原本来说,这一内容虽然很生动,而且故事主人公的故事能够打动人,但是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少,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当时播报这期纪录片的主持人拿到稿子时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按照一贯的思路进行配音,多采用悲戚的音调。配音演员没有主动与配音对象进行沟通,单纯以主观推断进行配音,脱离了生活体验。因此,在实际配音结果中,出现了大方向的偏差。配音对象,也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接受访谈时并没有显得悲伤,反而情绪明朗欢快,这就表示此处的配音需要加快节奏,并且有生动活泼的气息。但是,事实上,配音演员该处的配音依然是低沉的,导致配音与整体视觉不符,无法达到质感和效果。 3.2 脱离稿件,创新配音元素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最能反映其配音水平的并不是他的技术流程,而是他的审美意识与创新风格。大多数配音演员能够根据固定的格式进行配音,甚至是运用固定的思维进行配音,但如果真正在毫无稿件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开展工作流程。与播音有区别的就是,配音演员的配音主体存在于电视等流量媒体,这些形式是直观而清晰的。也正因为所配音的对象无时无刻不在行动,所以配音演员需要结合整个故事背景和配音对象的心理轨迹进行解构。事实上,很多配音演员能够按照原有的脚本,进行当前这一故事主人公心理的塑造,但如果按部就班,很难令人提起兴趣。如果配音演员可以依据原有的文字,揣摩出配音对象的心理以后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改变原有的配音思路,则会使整个人物更加丰满,使整个事件更加引人入胜。配音者不但要敢于改文字,还要善于改“感情”,改文字很好理解,就是要改一改那些晦涩的词语、容易产生歧义的同音词,以及不必要的拖沓的缀词,使之更适合口语传播,更易于听者明白[3]。如“某某表示”可以改为“谁谁说”,用“全不同意”就不如“都不同意”听起来更加明白。“这就是莫言先生的故居”就没有“这就是莫言曾经的家”那样更能塑造一位朴质无华的文学大师的亲民形象。实际上,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些在“画面配音”口语表达中不必要的文字和堆砌的辞藻[4]。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视纪录片配音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塑造对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输出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纪录片配音风格呈现出解说词和视角的多重变化,这便需要以画面衬托情感等多方面策略进行深化。 参考文献 [1] 李峰.电视纪录片配音的风格化探析[J].媒体艺术,2019,11(55):101-110. [2] 苏晴.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具体策略[J].新媒体发展,2019,10(12):35-40. [3] 黄乙玲.电视纪录片配音的风格化措施[J].媒体产业,2018,5(10):11-22. [4] 陈苏.电视纪录片配音的风格化研究[J].新兴技术,2018,14(2):66-70. |
GMT+8, 2025-1-15 22:48 , Processed in 0.1654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