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其中的美食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过去也有类似的美食纪录片,但从未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究其原因,以前美食类的纪录片故事性不强、拍摄手法也过于老套,甚至有过多宣传和说教的意味,这种类型的美食纪录片很难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该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全民大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食类纪录片的创作,同时激发了学术界研究者的研究兴趣。 1 地域意象中的地域形象传播 地域意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与每个地方、每个区域的风俗习惯以及空间等具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地域意象的理解只停留在人文符号和空间两方面。不同地域的意象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民族经过多年的积淀而传承下来的。美食类纪录片中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美食特色和地域风情,如塞北的豪放、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等。通过美食纪录片能够体现各地区的特色,认识地域意向的传播载体,从不同领域的人身上,我们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特点,由于美食纪录片是以食物作为拍摄对象,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包含地域特色,而另一类以城市为角度进行拍摄,如《城市的味道》等纪录片,总之,不同地域中的美食就是地域意象的重要传播窗口,人们可透过美食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1.1 江南地区 江南味道可以体现出江南地区的地域意向。整个纪录片能够将江南的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进行融合,再以美食作为传播载体,通过美食展现出来,从而使观众了解到江南的山川美景、园林庭院以及当地人民的性格。自古以来,人们对江南的第一印象首先会联想到山水,秀美的山川、发达的水系,这也使江南成为人们心目中游玩的首选地,在美食纪录片中,江南山水美景无处不在。比如:在《江南味道》中,首先展现的是极其别致的乡村庭院,虽然相对狮子园林来说,江南乡下的房屋和现代化建筑具有显著差异,然而,我们可以从镜头古朴的小庭院和青春的石板路看出江南地区水乡独特的韵味。《江南味道》纪录片中民间糕点的做法,在外形上都非常精美,这主要与江南人的饮食习惯及其独具的柔美性格有很大关系,他们通常习惯于因时节而食。从《江南美食》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其宁静地域意象的塑造,而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内涵的表现,即体现在一草一木中。 1.2 边疆地区 边彊地区向来是人们心目中神秘的地方,而在美食纪录片中对于塞北地区来说所传播的地域意象是另外一种风格。塞北地区的牛、羊、草原对于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象征意义,也能够体现各地的人文特点等。从视觉角度出发,塞北地区的风光有着极其鲜明的风格,其中,塞北的美食纪录片,如以银川的《一草一木》为例,在影片中介绍了银川的美食,突出该地区的独特美景,也被称为是塞上江南。在该节目中,展现出来的是辽阔的草原,草原上到处生长着口蘑,镜头中央有一对老妇女穿过苍茫的草原。该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要想通过纪录片来传播地域意象,既要从视觉效果入手,还要从声音方面综合考虑。如《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臊子面时,不仅融合了陕北方言,还展现了独特的秦腔。也就是说,地域意象不只是通过美食来传播,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地域空间和人文符号来传播,每个地域中的一草一木都会让人们回味无穷。 1.3 太行山地区 太行山被誉为豫北地区的天然氧吧,太行山并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一省内,其横跨四省即河北、山西、北京、河南等多个省份,太行山上终年有着山上下雪、山下下雨的奇观,当游人顺着山道往下走却不会发现下雪的痕迹,放眼望去是一幅幅简洁色彩勾画出的场面。太行山不仅是爬山者喜欢的地方,来这里最主要的还是美食的诱惑,有很多美食让去过太行山大峡谷的人返程后仍然念念不忘,如壶关陈醋、壸关党参等,游客返程时都会给亲朋带上几盒壶关的特产。此外,壶关还有饺子、拉面、麻糖等十多种美食。所以,纪录片中呈现出太行山上观雪,太行山下品尝美食的画面。来到太行山大峡谷的游客既能够品尝美食,也能够感受当地人们淳朴的风土人情。 2 美食类纪录片的地域意象功能 不同地域有其独特的人文故事和古老建筑,美食作为地域的独特标志,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人们可以从美食中对该城市加深记忆。那么,美食可作为不同地域中的味蕾意象。如重庆的火锅、武汉的早点等,使人们对城市有直观的印象。可以说,美食对于城市来说是具有说服力的象征,同时对城市精神塑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长沙的节目纪录片中,人们可以通过节目了解到长沙独具特色的美食,比如:家喻户晓的湖南卫视节目,在节目中介绍了长沙具有特色的美食剁椒鱼头,对于长沙来说辣成了刺激人们味觉的印象,对于该城市的整体评价,可以将长沙人的豪爽和辣味进行融合。可以说,美食能够凸显城市的人文特点,同时还能够反映当地人们的性格。成都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它是一座悠闲的城市。纪录片《川菜的品格》中,泡菜是最具代表性的,而正因为成都人的闲适,才会耐心等待泡菜的腌制和发酵过程,这也正说明了成都人是最有耐心的,从片中可以看出成都人耐心排队、悠闲自在地等待美食。城市意象是立足于美食之上的,并不是单一抽象的,而美食与城市中人的性格又是相辅相成的。现如今,随着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有些城市已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但美食是最不易迁移的,也是城市中最具特色、最鲜明的标志。 3 美食中传统文化功能的体现 在《乡民社会与文化》这一节目中,将地域文化分为大、小传统,大传统是城市中上层的精英知识分子,主要是受国家权力文化控制,而小传统是从事民间传统文化且能够与国家权力控制进行分离。大传统和小传统理论之分也得到了国内部分学者的认同,并且将西方理论转变为中国化理论。 而中国纪录片历来既肩负着资料记载和文化传播的使命,也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主流的重要使命。美食纪录片是以美食作为主要传播思想,在该节目中将大、小传统进行融合,而我国是于2012年之后,逐渐采用这种方式来传承美食文化,在节目中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当地的特色美食进行展示,从古语民以食为天来看,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饮食是头等大事,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无论是居庙堂之上或之下,对于美食来说也不会存在高低贵贱的说法。美食纪录片站在平民化的角度考虑,片中虽然讲述的是老百姓日常中的美食,但揭示的是一个城市中普通老百姓日常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这种吃代表老百姓心中最质朴的情感,同时吃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基础。美食纪录片时时刻刻都在表现吃即小传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中,介绍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虽然是普通平淡的生活,但家有喜事时,三餐会变得隆重。很多纪录片在镜头上就是记录一些我们日常可见到的美食,但并没有主要针对一些高级餐馆,即便是一些比较珍贵的美食,其原材料均来源于老百姓的辛勤劳动,在美食纪录片中主要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食,对于美食来说人人平等。美食纪录片中的人物身上都展现了一种热爱生活的正能量,能够凸显当地人对于生活的向往,几代人经营的小饭馆,不仅是职业,也是对于美食文化的延续,更是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4 结语 在中国,饮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活动,是礼的形成来源,能够反映乡土记忆和地域特色,且积累了很多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时,在美食纪录片中一些民俗文化也被清楚地记录下来。中国美食纪录片作为纪实性影像,内容无疑是真实的,且讲述的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同时,所讲述的美食及与其相关的内容在纪录片中可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透过美食我们能够感受到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更能体现出各地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玮,薛彬.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地域意象传播[J].电影评介,2017(7):95-97. [2]肖珉.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及意象展现——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民俗纪录片的中国文化传播[J].视听,2014(9):6-8. |
GMT+8, 2025-1-15 22:53 , Processed in 0.1814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