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即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织或者地区、国家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流, 这些交流既包括依靠语言文字的传统交流模式, 也包括非语言——如肢体动作、行为习惯等特殊交流模式1。跨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之间的融合, 实现文化的高价值统一。跨文化传播, 首先需要一个符合事实、呈现真实情况的载体, 且该载体必须拥有国际化的传播方式。纪录片具有鲜明的公共文化特性, 直观化的影像语言、纪实性的文本形态和人文化的品质使其成为跨时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文本形态。 BBC拍摄 (或参与拍摄) 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数量逐年增多, 历史、经济、环境和民生等话题均在其关注之列。中国人对BBC纪录片的印象可用两个词概括:精良和偏见。令人意外的是, 《中国春节》一改BBC以往无所不知的精英腔调, 记录了中国春节期间的“春运”、家庭聚会、抢头香、冰雪节等一系列传统活动, 展现令西方人惊叹的中国。在对《中国春节》这一具体文本的研究中, 主题的跨文化特质是本研究的起点;同时, 在跨文化视角下, 《中国春节》呈现出的话语特质也为文化对话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兼具重塑国家形象的作用;影片中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显著变化是研究纪录片的崭新视角。 一、主题的跨文化属性 观察进入21世纪以来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可以发现, 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两个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 使现实中的中国形象与此前形成对比, 西方国家不得不注意中国的改变, 这也就是西方视角下中国形象的第一个阶段:被动接受。在这个阶段内,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充满西方的主观臆造, 更多地折射出西方对中国发展起来的慌乱和恐惧。第二个阶段, 西方开始逐渐正视中国发展起来的客观事实, 并且意识到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联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西方开始主动了解客观的真实中国形象, 这种态度的转变同样源自西方的自我发展需求。 1. 合作定位主题:代入他者视角 跨文化传播应从主体性过渡到主体间性, 进而过渡到“互惠性理解”, 从而真正处理好“我”与“他者”的关系。“我”与“他者”关系的产生之根源在于文化之间, 其解决之道也必然在于文化之中。然而, 文化的多样性由来已久, 全球化倾向不仅没有消除各国文化的多样化, 反而使文化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变得更有价值。他者化与认同息息相关, 原因在于认同不只是意义与经验的来源, 也在建构自身合法性的同时存在“同一性”“独一性”的陷阱, 即认同也制造了“他者化”。要解决他者化问题, 必须反思认同、超越认同, 回到主体间、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意义上, 建立人类交流共同体2。 《中国春节》并非BBC独立制作, 而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 (Lion TV) 为BBC联合制作。在这次联合制作中, 中方掌握着影片的话语权, 在通过纪录片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形象时, 构建了自身文化。然而合作的开展, 意味着在构建自身文化时并未一味地排斥他者对本国文化的建构。同时, 该片是迄今为止中外媒体合作双方对中国春节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记录。可见, 共同的主题是开展合作的前提。《中国春节》既重复了中国人口庞大和经济繁荣的特点, 同时以英国主持人的视角多次对很多景象深感惊叹。 2. 节日链接主题:回家、团圆与欢庆 节日风俗以奇异的姿态和独特的风貌, 展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演进与社会生活。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节日风俗。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是在节日的活动中, 人们把自己的理念、信仰、期望、禁忌等各种传统的内容表现了出来。节日文化几乎涉及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伦理、哲学、文艺等各个领域。但中英节日文化有着很多共通之处, 这在《中国春节》中有所体现, 比如“回家”“团圆”和“欢庆”等主题, 也贯穿于他们的节日文化中。从这些风俗我们可以看出, 中英节日文化虽然存在差异, 但也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心理。 3. 符号深化主题:中国文化符号的再现 整个社会处于紧密相连的符号系统中, 电视是生产这种符号的主要媒介, 而电视节目是这种符号的载体。当代文化已进入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 符号消费者几乎可以成为每个人在这个时代的代称, 符号学对认清文化冲突的实质, 推动纪录片研究, 分析人类或个体遇到的难题都有重要意义。 (1) 饮食符号。跨文化比较法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它以各地的民族志资料为基础, 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差异, 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即饮食成礼, 包括食礼、酒礼、茶礼等。《中国春节》作为一项典型的纪录片实践行为, 最大限度地发掘中国文化中的饮食符号元素, 对其进行征用和比对, 建立起更为立体的符号认知。BBC主持人通过体验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 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 建立起对中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 (2) 身体符号。在身体成为各种哲学、美学理论热点的时候, 从身体出发并达于身体的现代传播却倾向于将身体逐出人类传播的领地。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不仅完全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 而且根本改变了身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功能和作用3。符号摆脱了现实事物的局限, 超越了身体。符号化传播阶段, 身体退隐为传播的终端, 传播媒介却逐渐被身体之外的物质技术和机器设备所取代。《中国春节》中摩托车返乡、打树花、冬泳等情节, 既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再现, 也是对身体能量、力量和美感的直接呈现, 甚至超越了身体, 对身体进行了符号化的美化。 (3) 节日符号。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坚持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即在传播自身文化的同时, 也要寻找共同的符号, 传播共有的价值观念。节日文化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符号。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节日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 反映了民众的文化情趣和文化情感。说到春节, 人们总是想到各种与春节有关的指示符号。《中国春节》以BBC的视角切入, 挖掘了极具代表性的节日符号。头香、烟花、舞龙舞狮、“春晚”、春运、金丝猴等节日符号的相继出现, 并与特定人物和场景相结合, 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作为民族的象征, 节日蕴含着深层情感意义的文化符号。正如施拉姆所说, “无论人们怎样称谓符号, 符号总归是传播的元素 (elements in communication) ——能够释读出‘意义’的元素”4。 (4) 地理符号。地理符号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互动过程的产物, 不仅是人类活动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的历史印记, 而且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历程。地理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往往与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意义或价值相联系, 是一个时代或时期的文化符号, 与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息息相关5。《中国春节》中地理位置的选择也颇为精当,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涵盖了哈尔滨、北京、天津、河北蔚县、四川、香港、云南、广东、吉林、湖南浏阳等地, 表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这一系列的地理符号,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 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形象总结。同时, 地理符号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 将特定的地理要素融入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结构之中, 超越了原始地理的内涵和范畴, 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象征和文化精神。 二、话语的调试与建构 话语分析学家试图只研究话语过程本身, 而对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做任何预设。但无数的研究表明,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话语行为, 根本无法将这两者截然分开。 首先, 话语不仅反映和描述了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 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 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6。具体到纪录片《中国春节》, 影像叙事的话语变化与事物关系的建构、核心意涵的表达紧密相连, 用什么样的话语策略组织纪录片的影像呈现, 并凸显“回家”“团圆”和“欢庆”主题, 在一定程度上也蕴含着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其次, 互动社会语言学把多样性的研究置于日常话语中, 并通过对话语及其背景因素的详尽分析, 了解其中折射的当地信仰和价值体系的信息, 弥合了跨文化交际的宏观研究和话语分析的微观研究之间的研究裂隙7。在《中国春节》的话语体系中, 可从以下几个问题切入:第一, 会话方向的选择, 即他们如何同对方交际, 例如, 问候语选择和中国元素的使用等;第二, 会话比例的分配, 即会话中以谁为主, 主要会话内容由谁主导的问题;第三, 会话主题的建构, 会话围绕某一话题展开, 充分聚焦会话内容。 最后, 哈罗德·加芬克尔认为, 会话过程由一系列以目标为导向的话步构成, 通过检验多种多样的自然言语事件, 他发现日常话语单靠自身根本无法传达它的真正意图8。所以, 说话者不可避免地必须依赖他称为“实践推理”的机制, 即依赖没有明说的、想当然的背景知识来填补交际中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比如在中国新年中, BBC记者对中国美食的尝试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理解, 是在对中国既有认知基础上的再次读解, 通过这种自觉“填补”, 展示了一种跨文化理解过程中内化了的、无意识的社会秩序感。 三、空间实践:从第一空间到第三空间 由20世纪中叶兴起的“空间转向”而引发的研究已成为西方文化思想界的显学之一, 给学术思想、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带去了新的思考, 这被视为上世纪后半叶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举足轻重的事件。而来自美国的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阐释和使用这一概念, 以尽可能地把握承载着事件、表征、观念和意义并在不断变化位移的社会背景。 索亚强调第三空间的开放性和同时性, 第三空间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认识论的解构又是对它们的重构, 它既包含这二者又超越这二者, 表现为“他者化”——“第三化”。第三空间强调差异性、开放性、复杂性, 反对简单的二元对立统一。第三空间理论在纪录片所建构的影像空间中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以《中国春节》为例, 其所构筑的贯通中西的“第三空间”, 充分说明对立的二元可以转化, 二元之外更有众多的他者, 关系的复杂化要求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认知方式和解决手段, 以多元的视角对话、平衡、博弈、妥协, 并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终止于某一结果的生产, 如列斐伏尔论及“空间三元辩证法”时所言,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超越的过程。 索亚指出, “第一空间认识论”偏重于客观性和物质性, 力求建立关于空间的形式科学。人与自然的关系, 凸显发展与环境的空间地理学, 因此作为一种经验文本, 在两个层面上被人阅读:一是空间分析的原始方法, 就对象进行集中的准确的描绘;二是移师外围, 主要在社会、心理和生物物理过程中来阐释空间。由此观之, 《中国春节》中具有第一空间属性的正是一系列拍摄地点的选择,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贯穿了中国的地理疆域, 从客观性和物质性的空间层面, 通过镜头作了最大程度的展现。 比较来看, “第二空间认识论”可视为对“第一空间认识论”的封闭和强制客观性质的反动。简言之, 即用艺术对抗科学, 用精神对抗物质, 用主体对抗客体。索亚认为, 它假定知识的生产主要是通过话语建构的空间再现完成, 故注意力集中在构想的空间而不是感知的空间。《中国春节》中地理位置的选择虽然考虑到中国各地的地理和文化差异, 但毕竟局限于中国的位置选择又具有物质空间上的局限性, 这个纯粹的地理空间相对封闭且缺乏人情味。对封闭的、物质的地理空间背后的隐含意义的发掘, 是“第二空间认识论”的题中之义。《中国春节》的空间选择, 从构想的地理学中获取观念, 进而将观念投射向经验世界。 注释 1 [美]布拉德福德·J.霍尔:《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 麻争旗等译,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第24页。 2 单波、张腾方:《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 载《学术研究》, 2016年第6期。 3 王彬:《身体、符号与媒介》, 载《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第2期。 4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第6页。 5 于晓峰:《地理符号与民族认同》, 载《社会科学家》, 2012年第6期。 6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 殷晓蓉译, 华夏出版社, 2003, 第3页。 7 孙咏梅:《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 载《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 2007年第2期。 8 Garfinkel, H. (1967) , Studiesin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Cliffs, NewJersey:Prentice-Hall.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知网推广 |
GMT+8, 2025-1-15 20:08 , Processed in 0.10239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