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时期电视纪录片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以《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为例

2020-2-15 20:29| 发布者: 小白兔| 查看: 391| 评论: 0|原作者: 王浚丞 郭琪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

摘要: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三层含义:讲什么、谁来讲和怎么讲。讲什么指的是故事内容, 什么是中国故事, 什么故事能讲出去。谁来讲则是指传播渠道, 通过什么途径讲, 什么载体更适合中国故事。而怎么讲更像是传播策略问 ...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三层含义:讲什么、谁来讲和怎么讲。讲什么指的是故事内容, 什么是中国故事, 什么故事能讲出去。谁来讲则是指传播渠道, 通过什么途径讲, 什么载体更适合中国故事。而怎么讲更像是传播策略问题, 用什么角度讲, 结合什么讲, 或者怎么讲才能被海外受众消化, 才能讲出中国特色。基于这三层理解, 本研究将从中国故事是什么出发, 继而对传播渠道进行界定, 探讨电视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上的优势, 最后延伸至《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通过分析主题、人物与叙事特征, 探索电视纪录片在向世界讲好中国声音上的新思考与新可能, 探索当代纪录、纪实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之道。

一、什么是中国故事
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故事的全新定义, 为我国新时期的对外传播、实现国际间无障碍沟通、树立大国形象作出了新指示。而后, 习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 当中国与故事相关联时, 中国就不是一般的中国, 故事也不是一般的故事;进一步升华了中国故事的内涵, 指出了时代特征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党媒党报开始加入对中国故事报道解读的行列中, 营造舆论氛围。

时下, 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优秀研究层出不穷。文松辉曾指出中国故事要立足国情, 符合中国特点, 顺应时代发展1。竹立家也认为, 中国故事是社会主义的故事, 是与新自由主义故事完全不同的故事2。苏长河、王义桅则阐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赋予故事以现代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蕴, 逐渐掌握话语权。当代的中国故事需要把握新概念, 对接新表述, 迎接新挑战, 要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不难看出, 中国故事所肩负的责任绝非任一故事可以承担, 加上我国的文化基础性 (深厚底蕴塑造的独特文化气质) 与体制差异 (不同于欧美流行文化的生产模式) 的影响, 如果对中国故事进行简要区分, 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历史视野, 即传统习俗、文化经典、历史遗产、精神传承;二是国家视野, 即人文社会、产业力量、品牌建设、自然风光;三是全球视野, 即贸易合作、国际援助、环保农耕、科技发展。

中国故事是蕴藏在国家历史与全球发展中的故事, 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已经成为时代话题, 不断与中国形象、中国力量互动, 助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走出去”意义非凡。而考虑到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众多载体中, 影视作品生动形象、富于表现的画面往往使故事更有立体感与冲击力。其中, 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上更具话语权。

二、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作为纪实的、以直观的影视语言为基础的产品, 纪录片尽管同样受意识形态影响, 但具象代替抽象的表达更容易得到不同背景受众的理解与认同, 故事的到达率更高3。2012年我国纪录片总播出59 800小时, 总投资13亿元, 到了2016年增加到77 600小时, 总投资34.7亿元4;纪录片在我国逐渐实现从小众到规模化的跳跃。加上近两年我国纪录片在海外不断有亮眼表现, 频频走进国际电影电视节, 收获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海外票房更是远超国内票房。总的来看, 随着相关部门对纪录片的关注与推动, 优秀作品的产出增加了, 配合海外热度的铺垫, 以纪录片承载中国故事向外流通的可能将持续发酵。

考虑到纪录片的不同表现形式, 电视纪录片与纪录电影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综合来看, 在当下国际传播环境中, 电视纪录片能动性更高, 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 选题与定位。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象征之一, 电视纪录片更关注社会发展, 时代感强, 注重用户体验。其兼具的新闻、艺术与娱乐属性能全面展现国情民情, 精致提炼中华文化, 调动观众思维, 有持久的愉悦感5。而纪录电影作为精英文化产品更倾向于特定主题, 例如引人深思的事件或行为, 与导演追求相关, 注重人性思考或现实批判6。考虑到我国仍面临诸多国际误解, 中国故事应充分联系历史与发展, 提供兼具主流价值观、时代特征与全球思考的内容。例如扶贫就是极具时代性的国际话题, 而我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和能力做好, 这个故事就容易讲出去。从这一点上看, 电视纪录片作为载体更加合适。但这并非意味着纪录电影忽略主流的、时代的、宏观的故事, 只是较电视纪录片来说关注还不够。

第二, 容量与渠道。纪录电影由于时长限制很难兼顾全局, 观众因理解不足导致理解出错的问题时常发生, 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版就被吐槽剪切拼凑, 一个完整的文物修复过程都看不到, 价值内涵与电视版相比大打折扣。尽管纪录电影也有大容量作品, 例如8小时的《死灵魂》, 但这类作品主要追求艺术突破与社会表达, 很难被大众接纳。而在渠道上,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多屏传播的普及、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弹幕等互动技术的出现, 与观众的沟通方式被不断创新。在冲击力上, 电视播放的效果不及影院, 而随着西方以商业院线为主的放映体系逐渐细化, 纪录电影独享银幕数增多, 其品质优先的模式与相对固定的观影群体,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产作品突围的可能7, 但如何让海外观众走进影院消费中国纪录片仍是挑战。

第三, 市场与发展。BBC和探索集团等均以生产电视纪录片著称, 大众认可度更高。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可以使创作者将更多精力投入市场以拓宽机会。近年来国产电视纪录片获得佳绩正是最好的证明。

三、《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
在实践中, 由于文化、渠道及政治外交等因素影响, 国产作品的海外传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胡智锋与杨宾就曾指出中国故事“走出去”面临的四大问题:看不懂、讲不清、达不到与吃不透8。这与作品专注中国视角而忽略国际表达, 对海外模式、受众口味理解不足有关。近年来, 不少出口作品都被海外媒体二次加工, 例如12集的《故宫》在国外被改编为《解秘紫禁城》, 大量历史陈述变成类似“从明朝到清朝”的一笔带过。不可否认, 很多中国故事的确讲出去了, 但讲的并不好, 仅仅是讲过。

基于此, 研究中外合拍作品以探索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融合不失为上佳方案。随着中国题材成为纪录片拍摄宝库, 纪录片制播国际化成为常态, 中俄合拍《这里是中国》、中英合拍《孔子》等优秀作品的涌现, 促进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共识。不可否认, 如何在合拍片中掌握话语权是借合拍之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而非置身事外使中国故事成为西方价值的载体。

由此, 江苏广电与BBC合拍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进入研究视野, 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 作品于2017年6月播出, 时效上契合“新时期”的研究主题。播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收视人群超过1亿, 具备一定代表性。第二, 中方大比例参与节目制作, 人员配备分工体现国际化的制作范式, 确保在制播上的话语权, 避免潜在含义的渗透, 使研究可以专注于挖掘中西观念碰撞的火花。第三, BBC的纪录片制作相对成熟, 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海外市场的水准与需求, 具备参考价值。

四、发现与讨论
通过观看《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并作记录, 本文将从讲什么 (选题与人物) 出发到怎么讲 (总结叙事逻辑并讨论细节) 探索其对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启发。

1. 为故事加装“把手”, 让观众借力观影
选题注重关联全球性、时代性与在地性是本季的亮点, 也是对“你所不知道”定位的体现, 例如西北地区切入科技扶贫, 东北地区关注气候产业。

表1:《你所不知道的中国》选题组成     下载原表

 表1:《你所不知道的中国》选题组成
在讲什么上,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重点关注了科技与环保话题, 其国际性在对外传播中有接触优势。文化故事占比居第二, 是跨文化传播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部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中华文化是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瑰宝, 讲好文化对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非凡。另外, 部分新兴的或有争议的行业也在作品中出现, 除了为作品增光添彩外, 反映出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故事等待发掘。而通过合拍, 由于文化差异, 这种我们习以为常或觉得过于冷门、不接地气的话题, 很可能就是打开对外传播缺口的钥匙。

在具体怎么讲上,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通过为故事加装“把手”, 使观众能牢牢抓住作品中的中国故事并有效提取故事中的中国特色, 很好地诠释了讲过与讲好的差异与内涵。

(1) 作为印象的“把手”。在《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中, 观众会发觉互联网相关产品成为重要的叙事组成, 频繁出现在不同故事中, 例如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 电商与农产品外销等。通过对这一元素的提炼,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便为不同故事营造了相同的接受与认知通道。而互联网作为这些故事的一种共性就像是一个“把手”, 观众抓住便能将相关故事“打包”带走;而没有“把手”, 缺少共通的认知起点与记忆终点, 观众很难提起这个盛满故事的“包”, 单独记忆与理解往往导致讲不好的问题逐渐出现, 尤其对文化折扣较大的故事来说更是如此。同时, “把手”自身的属性还会赋予故事新的认知变化, 例如互联网的科技性营造了作品科技范十足、现代感极强的错觉。而通过描绘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互动, 也使作品从单纯讲技术跳跃到如何把技术讲活。这种“把手”既可以从议程设置上理解, 也可以从广告策略中解读:通过频繁再现某种共通元素以占领观众记忆理解的制高点, 印象由此建立。不难发现, 这种“把手”并非硬加的、无中生有的, 而是时代发展赋予故事共享的特征, 是对“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时代命题”最直接的响应;时代性正是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有力“把手”。互联网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更多“把手”等待被发掘。

(2) 作为属性的“把手”。《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通过调整部分被讲透、讲乏的故事表达结构, 例如汉字与高铁, 强化非常规表达的地位, 并围绕新施力点重组叙事, 展现“你所不知道”的内容定位。

首先, 该作品在讲文化故事时除了从历史→发展的基础逻辑展开叙事以丰富历史认识外, 例如汉字源于象形文字, 引入流行→现状的逻辑线, 将流行视为一种新背景, 丰富时代理解。例如作品从历史与时装周双线出发刻画旗袍, 融合国外设计师与中国旗袍匠人的不同理解, 以新时尚选择为标志, 呈现旗袍的传统魅力与时代魅力。新旧交替象征着传统在当代的复兴与创新, 紧扣全球文化潮流, 在过去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的互动中建构独特的故事张力。

其次, 作品在讲述科技故事时注重挖掘人文内涵, 实打实地讲出了科技进步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 例如高铁承载着人们回家的殷切、光伏发电为扶贫提供帮助。在这一点上,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超越了很多为了讲科技而讲的作品, 让观众感受了一把中国科技的温暖。同时, 这种人文科技的叙事结构也告诉我们, 中国故事除了要引起关注、满足好奇心外, 还要能消除误解, 重构国际形象;仅呈现科技成果忽略与生活关联容易掉进创作陷阱, 不仅不能缓解“中国威胁论”等基于中国发展而编造的错误言论, 更会给西方媒体提供机会, 加深负面刻画。

(3) 作为针对性的“把手”。顾名思义, 作为针对性的“把手”就是具体的、被特别设计的“把手”, 有助于增加故事辨识度, 重构观众对故事的看法。

首先, 对国际传播中的重中之重——环保话题,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展现了政府的环保举措, 例如东北造林与智慧风场。还善于刻画中国公民在重大环境问题中的个人贡献, 例如防沙老农徐建礼与推广绿色食材的老板戴建军等, 以小见大, 与西方个人价值观相匹配, 让海外观众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另外, 作品还选取部分与西方有极大关联, 虽长久被忽视却能让人大为惊讶的小角度, 其带来的冲击要比单纯罗列大的成果更有说服力, 例如讲述星巴克的咖啡豆来自云南普洱等。

其次, 这种具体的“把手”正是作品在中外合作基础上发现的以往被忽略的视点, 以此赋予故事新的生命力, 跳出了过去部分故事单一的叙事框架, 由此既把握了国际视野兼具中国特色的要求, 又削减了文化认同的鸿沟, 有趣、有料、有深度地描绘出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另外,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引入很多独家资源, 如亚洲最大高寒试车场、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天眼等, 在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的同时, 以“最”为把手, 让观众抓住中国的最新、最大与最强, 彰显中国的时代“最”魅力。

综上所述, “把手”可以使故事得到更具条理的表达, 吸引观众、增强记忆或降低文化折扣。当然, 一旦为故事加装了“把手”, 其属性可能会阻碍故事本质内涵与精神的传递。但考虑到目前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种种困境, 只有先确保故事的一个层面被认可, 才能进一步推广更多元的价值观。“把手”的意义正在于此。

2. 与人物对话, 讲中国自信
在纪录片中, 人物是故事的传播主体, 人物选的好不好、有没有代表性、刻画得生动与否都会影响故事的传播力。

(1) 初心不改, 工匠对话专家。《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主要人物由工匠/专家组成, 所涉行业从火车汽车到航空航天, 从技术工到研发员, 整体上能够感受新旧交替间的传承, 感受两代人为中国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方面, 作品以传统工匠的“精细专”对接现代专家对中国制造的解读, 中国制造的优秀根基与继承发扬间便有了沟通的桥梁, 表达了中国制造从骨子里就不是低端、劣质的代名词, 坚守与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推动中国向制造大国、强国迈进。另一方面, 作品通过刻画两代人共同聚焦的领域和付出的心血, 勾连起故事的内在逻辑, 让故事的情感清晰可见, 例如, 以防沙老农徐建礼的草方格法为源头延伸至沙漠专家张克智对草方格潜能的挖掘, 最终凝结两代人智慧的草方格成功保障了包兰铁路沙漠段的安全, 达到故事高潮。

(2) 对话年轻人, 触摸发展脉搏。在跨文化环境下, 伴随各种新事物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文化包容度更高, 更愿意接受新文化与新价值。如何讲好年轻一代的中国故事对当代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点上,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仍选择对话的方式刻画年轻人与中国形象的内在关系, 但与工匠/专家直接的对话不同, 这里主要以年轻人对话年轻行业, 例如试车员、网络主播, 以年轻人的智慧与尝试映射中国发展的全新动力, 以年轻行业的进步描绘年轻人的奋斗。这不仅表达了年轻一代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更体现出国家的未来离不开年轻人的智慧、一批新当代工匠已经活跃在不同的新兴领域、一批新兴产业也将逐渐走向世界的节目主旨。

(3) 对话主持人, 强化个性表达。尽管在很多纪录片中已经看不到主持人的身影, 但这并不意味着主持人不重要, 事实上, 其提供的在场感与创造力是无法被替代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不仅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主持人, 确保在故事引导上的自如, 例如陆思敬曾担任BBC《中国新年》的主持, 而安龙则常年从事中国节目制作;还加强了主持人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Jason在参加中国拍卖会时不由自主地感叹, “中国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陆思敬在探寻野骆驼时孩子般的惊喜等。这些真情流露和主体思考无形中提高了故事的真实感与灵活度, 也更自然地通过主持人发自内心的评价予以展示。

总的来看, 以人物表达引导剧情发展, 以剧情设计丰满人物刻画是《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主要的叙事模式。而作品以对话的方式尽可能地强化了人物发言的主体地位, 生动诠释了纪录片中人物的真实用意。

五、总结与缺陷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选题与人物上所作的探索, 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中所需关注的问题与技巧, 诸如为何要关注时代发展、如何融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关注等。同时, 通过对“把手”与对话策略的发掘, 多主题电视纪录片的故事饱满度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多元认识中建构统一空间, 合而为一地把中国道路的“理”讲清楚, 把合作发展的“道”讲明白。当前, 中国需要在对外传播中以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创造力为根本, 尽可能融入国际氛围与时代环境, 将中国魅力展现给世界。《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为电视纪实类作品的国际传播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 其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

具体到案例, 本研究只关注了人文社会类电视纪录片, 发现仅适用于相关范畴。同时, 研究选择从选题与人物的宏观框架出发分析, 如果从画面、镜头与话语等微观角度出发会有新的发现。而由于研究是基于文本的探讨, 缺乏对传播路径、受众态度的实证考察去了解真实的传播效果, 这也可以作为新研究的方向。

注释
1 文松辉:《人民网评:习近平“讲述好中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见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522/c1003-27043101.html。

2 竹立家:《2012中国话语权能崛起吗?》, 载《人民论坛》, 2012年第1期。

3 张成军:《多元诉求: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题材策略》, 载《电视研究》, 2014年第7期。

4 胡智锋:《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发展纵览》, 载《现代传播》, 2018年第1期。

5 王琦:《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 载《新闻界》, 2011年第9期。

6 韩飞:《2016年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透视》, 载《传媒》, 2017年第6期。

7 范佳宁:《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困境与策略研究》, 载《电影评介》, 2018年第5期。

8 胡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载《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年第3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资源站-高清纪录片下载

GMT+8, 2025-1-29 01:12 , Processed in 0.4638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nnna.top @2010-2025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5, dnnna.top.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