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广义上是指其对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文学艺术、历史和军事等领域的事件或人物的非虚构的影像构成形态,它一般并不从属于某一特定的传媒。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这种前提下又出现具有特色中国色彩的民生问题的电视纪录片,也获得一定的好评。 一、电视纪录片解析 电视纪录片的分类及特征: 电视纪录片不是虚构文学,而是一种非虚构性的电视作品。电视纪录片的主要特征是真实。电视纪录片通常表达的方式都是很真实的。它是从真实生活中去挖取素材,提取凝练。大多是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表达情感,上升哲学,并阐述主要思想,“纪录片表现的问题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电视纪录片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有选择的再现,“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的‘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这里的真指的是生活的真实形态及显示生活的实际模样。同样,电视纪录片除了对真实生活进行反映,同时也表达了生活即是美的美学精神,对日常生活有了新的演绎。 二、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 (一)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最早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视纪录片还只能算是萌芽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在中国有了新的腾飞,由于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确立,给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契机。那个时期的电视纪录片的题材和风格都有着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像《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作品成为了传世的佳作。这种题材的纪录片宏伟有气势,能够将最大气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感觉传达给受众,获得了当时受众的一致好评。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社会主义步伐加快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的大环境下,电视纪录片发展越来越好,发展轨迹也越来越清晰透明。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纪录片代表作有《流浪北京》《四海为家》等。 (二)电视纪录片从精英到普通人拍摄的转型过程 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纪录片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准则。“精英文化”成为了纪录片拍摄的主要目标。中国的文人和知识分子也相应的重新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得到了新的表达观点的权利,一直以来被压抑的心绪得到了释放,文化思潮和潜意识再次被激发出来,这个时候也是我国在电视传媒产业高度发达发展的时刻,很多人开始转入纪录片创作这一领域当中,并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立志要为国家的纪录片事业做出贡献,创作的纪录片并不是要附庸风雅,也并非要哗众取宠,而是要极力地反映出目前国人的生存现状、生活百态,以探索我国发展和大众精神为主,以探索我国目前的人文精神、艺术、生活现状为纪录片的发展之路。显示出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由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已经相对完善,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无论是何种电视台都有比较高水准的从业者来进行创作。比如中央电视台导演孙曾田先生所拍摄的《最后的山神》这一题材,他通过知识和宗教反映出人类保护自然的壮举。总体来讲这种带有精英色彩的纪录片类型在表达创新上,和社会总体动态相对分离。随着民生问题的凸显,和大众文化的逐渐形成,这种纪录片的类型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失去了很多观众。 (三)关注普通人的内心和生活 关注普通人的纪录片就是要以发现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前提。央视的一个纪录片《外婆替你去上学》讲述的内容是一个高龄老人,替她可爱的患有重病的孙女去上学的故事。她的孙女因为瘫痪所以不能够去上学,外婆为了圆孙女求知的渴望,每天步行往返学校和家庭,在学校将知识学会,然后回家再教授给自己的孙女。这种来自普通人,来自百姓的纪录片,感人也感动内心,反映了亲情、求知、热爱生活等很多让人无法忘怀的片段,也强烈感染了观众的心。 纪录片在挖掘普通人的情感事件时,一般从不平常的故事说起。单纯地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是纪录片真正的目的,而是通过事件,来分析人物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和遭遇。通过事情看出人的内心和本性,是反映普通人纪录片的关键所在。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纪录片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每个不寻常的故事也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性,通过故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情感和情感共鸣。 三、对不同时期受众的影响 纪录片起步期,以宣传教化为主导,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是从新闻纪录电影开始起步的,由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早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技术和创作人员与新闻纪录电影几乎一样,只在篇幅长度上有所不同。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也就是我国电视节目开始节目化的时期,电视纪录片被纳入具体的栏目中,这不仅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增强纪录片与观众的联系。 中国纪录大片之所以在中国受到业内人士和百姓的高度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能够反映出中国现实社会的政治状况,经济方向和民生问题。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电视纪录大片能够将知识文化进行传播。我们再观看纪录片时不难发现,电视纪录片中很大的一部分是传播文化和知识,让受众能够从片中对知识产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从朴实写实的电视纪录大片中,看到中国人存在的社会现状及民生问题。第二,纪录片中的拍摄手法往往表现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从拍摄的角度上讲究写实。这种朴实的拍摄手段能够让中国绝大多数受众得到充分认可,也能在传达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模式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从拍摄手法到艺术创造力上更加真实质朴,从本课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魅力所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一直占有者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从科普、社会知识、现实民生问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为中国电视的表现形式增加了真实性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现目前,中国电视纪录片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拍摄模式、手法过于传统化,表达方式真实性较为模糊等问题。但随着电视纪录片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纪录片的核心地位和成功的原因是根据中国电视受众和老百姓一直期待的心理诉求而导致的。本课题主要通过关注普通人与电视纪录片创作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对现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发展环境展开思考。 参考文献 [1] 任远编.纪录片理念与方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7). [2] 阿里尤斯.纪录片创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01(12). |
GMT+8, 2025-1-15 20:46 , Processed in 0.2041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