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文革”前的纪录片 【纪录片部落-纪录片知识-传播学知识-传媒知识-传媒学院-电影知识-基础理论-纪录片欣赏-纪录片美学-电影学院-纪录片历史–中国纪录片知识-基础知识-纪录片论文-学术论文】 总体说来,“文革”前的电视纪录片以新闻纪录片为主流,其他题材的作品则主要以表现祖国的锦绣河山、人民的生活面貌和风土人情为主,有浓厚的教化色彩,基本上是一种形象化的政论片。在画面和音乐上都注重形式美、造型美,也比较注,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剪接效果,但在写实性方面显得相对不足。
“文革”爆发以后,电视纪录片成为“造神”运动和打击所谓“牛鬼蛇神”的有力武器,山川风光、历史文化等软性题材成为禁区,只能拍摄政治题材的作品,在表现形式如镜头运用、解说词写作、音响处理等方面也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这使纪录片的创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
在“文革”动乱稍为平息之后,从1972年起,出现了《深山养路工》、《放鹿》、《泰山压顶不弯腰》、《下课以后》、《战乌江》、《太行山下新愚公》等一批较优秀的纪录片,但这些作品都带有“文革”的时代印记。“文革”结束后的几年里,一批优秀的作品迅速涌现出来,主要有《周总理的办公室》、《牧马姑娘》、《大连漫游》、《秦山》、《长白山四季》等,1979年中日联合拍摄《丝绸之路》,揭开了纪录片创作新的一页。
从总体上看,80年代以前的电视纪录片政治意识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纪录片被当作政治宣传的有效工具。在此观念之下,国家政治话语占据绝对优势,纪录片的责任意识被无限放大,纪录片的创作成为一种国家行为,为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的政治目的服务,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个人情感在作品中是缺失的,个人消融于集体意识、英雄主义的政治话语之中。
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雷同单一,内容多为政治与外事活动报道、成就经验的展示、英雄先进的宣传等等。从艺术上讲,大多为声画两张皮,以解说为主导,画面主要对解说起配合作用,真正的纪录、纪实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更多的是凭借一种气势和激情对观众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起一种宣传鼓动的作用。但它毕竟迈出了我国电视纪录片艰难的一步,确立了电视纪录片现实主义的美学品格,从思想与艺术上为纪录片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发布在纪录片部落(http://www.xitongle.com)-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纪录片部落-纪录片创作者、纪录片爱好者聚集的部落。本站提供纪录片创作,纪录片拍摄,纪录片策划、脚本、纪录片分析解读、纪录片影评的相关文章,提供国内外最新纪录片下载,包括BBC纪录片、NHK、探索频道、CCTV纪录片的下载;提供最新电影的影评、剧本创作、导演功课、灯光、剪辑等相关文章资料。 |
GMT+8, 2025-1-15 22:45 , Processed in 0.09423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