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引导人去发现,让观众从中有所领悟,这需要依靠一定的组织方式-叙事。叙事是由那些经过挑选的许多画面组成,并按照一定次序安排这些画面,使之表现事件、活动、思想和感情,文献纪录片的主题与思想正是通过片子的叙事实现的。由于《邓小平》和《独领风骚》的艺术风格不同,其叙事手法也各不相同。《邓小平》通过对文献的剪裁,以翔实而富有说服力的资料以理服人;《独领风骚》则侧重于整体的把握与概括,以生动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以情感人。 当时担任广电部副部长的杨伟光评价说:“《邓小平》充分调动了电视艺术再现历史的优势,全片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这部片子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镜头和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邓小平同志革命生涯和伟人风范,从而使邓小平同志几乎与世纪同长的人生经历历历在目:摄制组蓄意发掘和收集整理邓小平同志的现场录像、录音,在全片有关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的段落中,特别是在后六集涉及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实践问题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邓小平同志的现场录像、录音来点题和阐述。此外,这部片子动画特点也从过去的“单纯制作,进入了度,使得许多年深月久的档案、图表和照片,获得了再现历史和印证历史的生命力。” 应该说,杨伟光的评价是中肯的。《邓小平》尽可能地挖掘和使用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在营造历史氛围、叙述历史过程、表达历史细节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第六集《历史转折》为例,创作者大量使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关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镜头的长度占全片所有文献资料的缴豫,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促使国家由政治斗争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性转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不但大量使用文献资料来增强说服力,还采用了故事化的叙述方式,通过挖掘资料背后的故事来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如大家所熟知的“黑猫白猫理论”,作品就通过这一理论最初的黑猫黄猫说起,中间经过遭受批判的诸多波折,最后又如何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逐渐演变为黑猫白猫。以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使本来枯燥的理论生动形象起来,而邓小平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探索也显得历历在目。 《独领风骚》通过毛泽东的诗词来反映这一伟人不平凡的一生,所涉猎的有关史实的点和面也极其丰富,作者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叙述方式,将毛泽东的身世经历与他的诗词创作以纵横交叉、跳跃式的时空跨度联为一体,为观众呈现出一位立体的、丰满的领袖形象。 尽管《独领风骚》选择了毛泽东诗词作为切入点,但纪录片毕竟是视听艺术,如果不以叙事为载体,诗词的光彩亮点无疑会被削弱,而没有以诗词为铺陈的载体,叙事部分则会显得空泛。因此,作品将抒情感怀的语境作为解说叙事的一条红线,从头贯穿到尾,融会贯通在全片始终。由于内容的史料性质,它必须以翔实的史实脉络的叙述为前提。画面固然重要,但解说显然是作品最重要的支点。换句话讲,解说词构架起了作品的心脏。一方面它强调画面的艺术完整性,另一方面更注重解说的准确、生动。 在《独领风骚》全片溺分钟的长度里,没有穿插一个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其叙事依赖的是解说内容的起承转合,在叙事中穿插抒情,在抒情中展开叙事,二者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完美结合。如第一集《宏程心路》在讲述毛泽东第一次离家求学时,解说词写道: 不过十七岁那年,在第一次走出家乡这一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却是在不经意间作了一次诗人方式的告别。即将出外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的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离开韶山的毛泽东,到了北京,到了上海,到了广州,到了瑞金,到了遵义,到了延安。 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匆匆地走,意味着任重道远。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前行的毛泽东,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生风采,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 在这两百多字的叙述当中,第一段侧重于议论,第二段则是平实的叙事,第三段引用了毛泽东的诗以表现其远大志向,第四段又是叙事,概括了毛泽东光辉的革命历史,第五段则在上段概括的基础上展开抒情。这里,叙事和抒情交叉互动,相互烘托渲染,使作品显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构成毛泽东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关口。 这样一种叙事方式,形成了《独领风骚》的一个重要特色。 |
GMT+8, 2025-1-15 21:09 , Processed in 0.09243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